“高水平開放平臺帶動作用明顯。一季度,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增長41.1%,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增長28.4%,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品進口增長了162.5%。”4月13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透過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國內疫情防控持續向好的大背景下,我國外貿在貿易主體、貿易方式等方面都在持續優化,外貿發展質量在穩步提升。”中航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云向記者分析稱,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我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前沿領域,對我國進出口的帶動作用正在日益凸顯。未來,隨著我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持續推進,預計以加大開放帶動外貿增長的政策效果將進一步顯現。
與此同時,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桂平此前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新時代改革開放新高地,是金融高水平開放的試驗田,同時也是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連接點。在國務院批復的21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實踐中,金融開放創新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涵蓋了跨境投融資便利化、金融制度供給優化、跨境金融服務創新等重要內容。
據記者不完全梳理,當前,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穩外貿“助推器”作用持續凸顯。
例如,公開數據顯示,自2018年4月13日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落地海南以來,海南省三年新增市場主體76.3萬戶,超過過去30年的總和。實際利用外資連續三年翻番,累計達52.7億美元,超過過去30年實際使用外資總量的一半。海關總署副署長張際文此前表示,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早期收獲的重要內容之一。新政的實施極大地促進了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建設,也帶動了海南外貿的增長。海關監管數據來看,從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347億元,件數4326萬件,購物旅客496萬人次,同比分別增長244%、215%、101%。政策利好的刺激拉動作用非常明顯。
此外,湖北省人民政府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自2017年4月1日掛牌以來,湖北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企業61609家,為原有企業存量的2.2倍。2020年,湖北自貿試驗區進出口總額1273.3億元,同比增長11%;實際利用外資15.8億美元;湖北自貿試驗區以全省萬分之6.5的國土面積,貢獻了湖北省同期29.7%的進出口額、15.3%的實際利用外資。
成都海關官網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四川自貿試驗區累計新增市場主體14萬家,進出口額超2700億元,以不足四川1/4000的面積,貢獻了全省近1/3的外商投資企業、1/10的進出口值、1/20的新增市場主體,主要指標位居第三批自貿試驗區前列。
談及接下來,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還需金融政策如何發力,董忠云建議,一方面,要繼續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的引領作用,賦予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更大的改革自主權,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推動優勢產業供應鏈開放;另一方面,可以繼續做好銀行、證券、資產管理等各類金融機構的落地服務工作,通過各金融服務機構加強對實體優勢產業的支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向記者補充道:“需要金融政策在促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資金自由流動方面下功夫,在管控好風險的前提下,更好地圍繞實體經濟提高服務能效。”
(記者 昌校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