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費 > 正文

當前“股債蹺蹺板”現象在短期內或將持續

來源:上海證券報2021-03-17 10:44:55

近期,10年期美債收益率升破1.6%,全球股市承壓,A股亦有明顯波動。與此同時,國內債市成為“避風港”并逐漸走強。“股債蹺蹺板”格局再次出現。

分析人士認為,“股債蹺蹺板”在短期內還將持續。由于中國和美國經濟周期之間的差異,近期中國國債收益率并未出現像美債收益率那樣的飆漲,這對A股有支撐和提振作用。

國內債市逐漸走強

隨著10年期美債收益率連續升破1.5%和1.6%關鍵位置,全球股市近期承壓調整,科技成長類板塊成為下跌“重災區”。Wind數據顯示,A股市場的上證指數自2月18日盤中升至3731.69點的階段高點后開始調整,3月9日盤中一度跌至3328.31點的階段低點,近幾日持續陷入震蕩格局。

國內債市方面,經歷了年初以來的調整之后,債市從2月底開始逐漸走強,債券收益率中樞總體下行。數據顯示,10年期國債收益率在2月26日升至階段高點3.2825%后震蕩回落,在3月10日降至階段低點3.2400%,近幾日有所抬升。

據彭博統計,截至上周五,1個月內中國國債的穩定性居全球債市之首。摩根資產管理稱,全球最安全資產的韌性在中國國債身上得到充分體現。

中信證券首席FICC分析師明明表示,近期總體呈現的“債強股弱”格局讓市場看到“股債蹺蹺板”效應的回歸。

“債強股弱”格局為何會再現?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對中國證券報記者分析稱,一般來說,美債收益率是全球資產之錨。美債收益率上升,或限制美股市盈率的上行空間,從而傳導、影響到其他市場,對于高估值以及高杠桿的股票產生較大的壓力,特別是當股價處于歷史估值高位的時候影響更大。

“當前,‘股債蹺蹺板’效應已經出現,尤其是在股市震蕩的背景下,風險偏好有較大改變,避險情緒也在逐步升溫。春節之后國內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資金利率也相對穩定,債市整體表現良好。”郭一鳴說。

市場風險偏好較弱

近期“股債蹺蹺板”帶來的波動引發了市場圍觀情緒。該現象的持續性備受關注。分析人士認為,當前“股債蹺蹺板”現象在短期內或將持續。

明明指出,在風險偏好方面,當前全球市場風險偏好并不強,A股調整同樣導致國內市場風險偏好較弱,對債市構成支撐。另外,在流動性層面,在“穩貨幣+緊信用”的組合下,同樣對債市更為有利。

川財證券高級研究員王一棠表示:“預計美債收益率上升這一趨勢還將維持一段時間。美債收益率上升與美國一系列大規模財政刺激、經濟逐步復蘇帶來的通脹趨勢關系密切,這些因素短期難以很快消除。”

郭一鳴表示,歷史規律和數據表明,美債收益率和股市漲跌沒有絕對的關聯關系。明明指出,回顧2010年以來我國股市和債市的走勢,“股債蹺蹺板”效應確實存在于特定時期,但這一效應并非始終穩定存在,“股債雙殺”和“股債雙牛”的時期并不少見。

A股中長期向好

在“股債蹺蹺板”現象的當下,投資者應該坐在哪邊?分析人士認為,綜合看,A股市場有支撐,短期調整不改中長期向好態勢。

王一棠分析,2020年國內債券市場已經經歷過一輪調整,相對較為穩定。美債收益率上升不會對A股中長期走勢構成重要影響。

“中國和美國經濟周期存在差異。此前中國債券收益率率先上行,也有提前反應的意思,所以最近沒有出現明顯跟隨的跡象。中國債券收益率未跟隨上行,在流動性邊際收緊但整體穩定的當下,對A股有支撐和提振作用。”郭一鳴說。

展望A股后市,郭一鳴認為,當前市場情緒較為低迷,建議風險偏好低的投資者先觀望;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值標的,尤其是受益于經濟復蘇的金融等周期板塊。

王一棠建議,中長期關注上證指數回調之后的機會。現階段可以適當關注政策支持的環保行業,以及石油、有色金屬等順周期板塊。

(記者 周璐璐)

關鍵詞: 股債蹺蹺板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