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引領中國輪胎行業升級躍遷 ——賽輪集團青島創新節發布“液體黃金”輪胎

來源:壹點網2021-12-22 22:13:33

書記指出:“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是國之重器、國之利器,必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須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

創新是當今時代的重大命題,也是企業需要不斷攻克的新課題。12月10日青島創新節“山海·創”創新產品發布會上,賽輪集團液體黃金輪胎全球首發。該輪胎采用世界首創化學煉膠技術研發的高能橡膠新材料EVEC膠。相比傳統的綠色輪胎,同時降低了滾動阻力,提升了抗濕滑能和耐磨能,破解了困擾業界多年的“魔鬼三角”難題。從原材料的選用、生產制造到產品的使用和循環再利用,實現全生命周期綠色減排。這些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將引領中國輪胎行業實現躍遷升級。

從零到 顛覆式創新成果破解行業困局

汽車工業的發展讓輪胎技術不斷被改寫,最初的充氣斜交輪胎的應用,大大提升了車輛的舒適度和行駛速度。1946年米其林公司生產出子午線輪胎,極大提升了車輛的行駛速度和安全,1992年米其林“綠色輪胎”誕生,降低滾動阻力提升燃油使用效率,同時提升了濕地抓地力,從而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可以說,輪胎工業每一次里程碑式的技術革命,都伴隨著顛覆式創新帶來的科技巨浪。

長期以來,輪胎的滾動阻力、抗濕滑能和耐磨能三者難以同時改善的“魔鬼三角”難題一直困擾業界。如果要改善其中一到兩個能指標,其他一到兩個能指標必然變差。縱使輪胎行業已經經過百余年的更迭與技術升級,但在液體黃金輪胎誕生之前,這一困局一直未實現破題。自帶“科技光環”的液體黃金輪胎,成功破解了“魔鬼三角”難題,在降低輪胎滾動阻力的同時,提升了抗濕滑能和耐磨能,被譽為在充氣輪胎、子午線輪胎、綠色輪胎之后的世界橡膠輪胎工業中第四個具有突破的里程碑式技術創新。

能橡膠新材料EVEC膠的自主研發成功是液體黃金輪胎誕生的關鍵一環。EVEC膠由國家橡膠與輪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國橡中心”)旗下直屬研究機構——怡維怡橡膠研究院,通過世界首創的化學煉膠技術研發而成。與普通材料相比,該新型材料的填料在橡膠中有優異的宏觀和觀分散,橡膠分子與填料表面的相互作用增強,填料與填料之間的相互作用減弱,從而可以同時改善輪胎的三大能,即滾動阻力、抗濕滑能和耐磨,一舉攻破“魔鬼三角”難題。

截至目前,液體黃金累計獲得了國內外授權發明專利36件,同時作為對我國橡膠輪胎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新材料、新方法的重大科技成果,還入選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2016年3月,EVEC膠所應用的世界首創“化學煉膠”技術榮登歐洲行業權威雜志《Tire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國際輪胎技術》)封面,這本權威雜志以“liquid gold(液體黃金)”來盛贊這種突破的材料,并預言“該技術可助力中國輪胎工業實現跨越式發展,達到國際領先水”。“液體黃金”之名由此而來。

短短兩年之后,2018年4月,首批采用EVEC制備的液體黃金輪胎在國橡中心科研示范基地、怡維怡新材料應用基地——賽輪集團東營工廠下線,賽輪集團將這種“神奇”的材料率先應用于輪胎產品;2020年6月,世界首創化學煉膠30萬噸項目建設正式啟動,意味著革命綠色新材料EVEC膠產業化駛入快車道。

2021年5月,經國際權威機構西班牙IDIADA測試,賽輪集團應用EVEC新材料開發的液體黃金轎車輪胎,在滾動阻力、濕地抓地方面均達到歐盟輪胎標簽法A級。目前在歐洲市場能夠達到濕地抓地和滾動阻力雙B級以上的輪胎品牌數量不及2%,極少數能夠達到雙A級能的輪胎品牌,基本上是以犧牲耐磨能為代價,而液體黃金雙A胎,不僅沒有降低輪胎磨耗,反而提升20%左右。

彼時,距離2011年9月國橡中心推動籌建怡維怡橡膠研究院,開展化學煉膠技術基礎研究,已經過去了整整十年。

在科技浪潮疊涌的當下,能花費十年時間與巨資投入打磨一項創新技術的企業已經鮮有。液體黃金輪胎的誕生,是一項從無到有、從零到一的原始創新,其背后,是渴求掌握發展與競爭主動權的中國企業的求索與奮進。

國橡中心首席顧問、怡維怡橡膠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叔亮介紹,液體黃金輪胎正在逐步采用目標設計法,沒有任何產品可以借鑒,只能通過將設計目標拆解成一個個細化的步驟逐一進行科研攻關,需要大量時間和成本的投入。

“一直以來,中國是輪胎大國而并非輪胎強國,過去的幾十年間,中國一直跟隨在世界先進科技之后模仿與借鑒,隨著中國制造越來越穩健地向高端攀升,國產輪胎技術與國際的差距日漸縮小,如果創新基礎不牢、原始創新不強,關鍵領域受制于人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變,中國的輪胎只能始終跟在國際一線品牌之后。”許叔亮介紹,無論是子午線輪胎,綠色輪胎還是液體黃金輪胎,這些引領橡膠工業革新的里程碑式成果都離不開自主創新。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源頭活水,更是一個輪胎品牌和輪胎企業的生命線。

國橡中心首席顧問、怡維怡橡膠研究院常務副院長許叔亮

助力雙碳 引領橡膠工業綠色轉型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確立,意味著中國經濟將全面向低碳化發展轉型。“綠色”浪潮滾滾而來,對于各個行業與企業來說均是大考,綠色發展已不僅僅是企業的“加分項”,而是生存發展的“及格線”。作為傳統化工產業的分支,中國的橡膠工業肩負著更迫切的轉型使命,是助力中國經濟低碳化轉型的中堅力量。

輪胎的每一次技術創新,均是社會價值的踐行和對人類文明的貢獻。百年輪胎對人類可移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如今,“百歲”的老產品正在與時俱進,在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續寫達成“雙碳”目標的解決方案。

實際上,在“雙碳”目標提出之前,賽輪集團在產品的打造上一直朝著“低碳”和“綠色”的方向努力,將綠色、節能輪胎作為企業研發的方向與核心競爭力。液體黃金輪胎產品,更是企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集大成者。

在輪胎的整個使用過程中,液體黃金輪胎以優越的低滾阻能和耐磨能,體現出較高社會和經濟效益。輪胎的滾動阻力大幅降低,可以大幅降低汽車在行駛過程中的燃油消耗。經測算,一輛液體黃金輪胎的轎車行駛15萬公里,可節油約810升,CO?排放減少約2噸,較傳統綠色輪胎降低6.8%。一輛使用液體黃金輪胎的載重卡車,按22條輪胎計,行駛40萬公里,對比市場常用的普通輪胎(滾阻D級)可節油約2.46萬升,CO?排放減少約65.48噸。

液體黃金輪胎耐磨能的提升,一方面可降低細粒子物質向大氣的排放,另一方面可有效減少廢舊輪胎產生,從而緩解“黑色污染”問題。一條液體黃金卡車胎可行駛40萬公里以上,極大地為社會節約資源和能源。

液體黃金輪胎的應用,充分印證了科技創新是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雙碳”目標的關鍵要素。不僅僅在產品使用環節,液體黃金輪胎在原材料選用、生產制造和循環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內突破地實現了綠色、低碳和可持續發展,是整個產業鏈條的“綠色”革新。

得益于賽輪集團強大的研發實力和規模化的生產能力,液體黃金輪胎打開了碳中和輪胎市場的新空間,也為中國橡膠工業的綠色發展提供了全新模本與標桿。

優異能 獲國際權威機構認證和實踐檢驗

卡車奔馳在遼闊的原野,越過盤山公路,馳騁在雪域高原,從青島到鄭州,再到千年古西安,一路向西直抵拉薩……9月下旬,賽輪集團與三一重工啟動“江山環游記”,三一重工的新產品“江山·信”卡車配賽輪的液體黃金輪胎,自青島出發,途經鄭州、西安、蘭州、格爾木、那曲、拉薩、成都、重慶、長沙,進行了為期19天的長途跋涉。

經測算,在相同車型、相同速度、相同使用條件下,賽輪液體黃金輪胎百公里油耗相比國內知名品牌輪胎節油3.84升(10%),相比另一款國際知名品牌輪胎節油3.62升(9.5%)。

這一次跨越了祖國大半個江山的征程,成為賽輪集團液體黃金卡車輪胎綜合能的“試金石”,即便在極其復雜的路況,液體黃金卡車輪胎也表現出了優越的能。司機陳戰發的卡車裝了34噸盤螺鋼,使用液體黃金輪胎,他最直觀感受是更加舒適和省油。“高原油耗比較高,但是相比以前使用過的輪胎,要省4個油左右。此外,液體黃金輪胎的抓地力優秀,尤其是在路面有水的地方打方向的時候,體驗更強。”陳戰發說。

液體黃金輪胎的濕地制動能遠超普通輪胎,經過國際權威機構測試驗證,當車速為80km/h進行剎車時,液體黃金轎車胎的濕地制動能相比普通C級輪胎,剎車距離縮短了7米,比F級輪胎縮短了18米,大大提高了行車安全,減少惡交通事故的發生。

“我很認可液體黃金輪胎,如果以后買輪胎,我就買液體黃金輪胎。”參與“江山環游記”的卡車司機張建剛在試用液體黃金輪胎后便下定決心“回購”。“油耗方面,我們這次也有安裝其他品牌輪胎的卡車,在所有能考慮到的影響因素保持相同的情況下,液體黃金輪胎百公里油耗可節省3個多油。像我們跑長途的卡車,10萬公里就能省3000多升油,一組輪胎最少跑兩年,兩年省下來的油錢可以抵買輪胎的錢了。”算完這一筆賬,張建剛十分欣喜。

液體黃金輪胎自問世以來,經過多次實地油耗測試,以及西班牙IDIADA、美國史密斯實驗室、中國橡膠工業協會等多個權威機構認證,其優異的節油、舒適、操控等,受到駕駛人員的一致認可,并獲得包括歐盟標簽法規雙A級、中國橡膠工業協會《輪胎標簽分級標準》3A級、TÜV萊茵“節能先鋒”等在內的專業認證。

科技創新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當前,賽輪液體黃金輪胎正走出實驗室,走向更廣闊的市場,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動力。

液體黃金輪胎的批量化生產,讓賽輪集團成為世界首個具備批量生產轎車胎、卡客車胎、特種輪胎全系列液體黃金輪胎產品的輪胎企業。當前,企業已經與吉利、一汽、北汽越野、比亞迪、中國重汽、東風汽車等二十多家主機廠展開合作。根據已完成的多款車型輪胎評價數據,液體黃金輪胎的多項主要能指標超越其原配胎。

趕超一線 開啟國產輪胎品牌新賽道

中研普華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5年中國輪胎行業深度發展研究與“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規劃報告》顯示:全球輪胎市場需求已達18億條,市場規模已超萬億級別。其中國內市場需求量約3.76億條,市場空間約2500億,龐大的需求讓未來輪胎市場需求有望繼續釋放。

但在中國輪胎市場,外資品牌的占有率遠超中國品牌。根據中國輪胎商業網統計數據顯示,在國內乘用車輪胎市場,外資品牌市場占有率高達70%。國內消費者更喜歡選擇國外輪胎品牌的主要原因是品牌價值、舒適、運動能的綜合考量。

卓越的能讓液體黃金輪胎躋身一線品牌產品賽道,具備和國外輪胎巨頭比肩的水。如果用100分作為參照基準,比較傳統炭黑結構的輪胎、綠色輪胎和液體黃金輪胎的滾動阻力能,耐磨能和濕地抓地能力,傳統輪胎的指標是三個100,綠色輪胎為120、80、110,液體黃金輪胎可達到140、130、115。在不降低其他技術要求的前提下,液體黃金輪胎最大程度實現三項能的衡與提高。

無論是在內蒙的戈壁碎石路況,還是哈爾濱的冰天雪地,亦或是西藏顛簸曲折的盤山路,液體黃金輪胎均表現出色,卓越的能已經得到驗證。應用液體黃金技術開發的四季胎綜合能優異,其冰地能甚至超越國際一線品牌同規格冬季胎,且耐磨提升40%以上、滾動阻力降低30%以上。同時,液體黃金輪胎還具備優異的靜音降噪能,可以極大地提升操控駕乘體驗。

 深耕研發 助力中國橡膠產業蓬勃發展

“做一條好輪胎”,這一樸素而真誠的愿景,是賽輪集團的企業使命,也是企業十幾年如一日奉行的理念。

致力于為全球輪胎用戶提供更優質的產品與服務,以先進的技術推動橡膠輪胎行業高質量發展。作為“雁陣型集群”領軍企業的賽輪集團,不僅是中國首家A股上市民營輪胎企業,也是中國第一家在海外建廠的輪胎企業。如今,年產值過百億的賽輪集團已穩穩躋身國內輪胎企業的前三強,從2002年創立至今,具備“創新基因”的賽輪集團用多個第一打破國外輪胎技術封鎖和市場壟斷,解決了多個“卡脖子”技術難題,助力中國橡膠產業蓬勃發展。

賽輪集團是國橡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同時也是國內首家集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新管理模式于一體的信息化生產示范基地;賽輪集團是國內首家掌握巨型工程子午胎核心技術且具備規模化生產的輪胎企業;賽輪集團在國家推進制造業兩化融合與智能制造轉型升級過程中始終走在行業前列,獲批國家工信部輪胎行業首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企業;年來,賽輪集團大力推進工業互聯網建設,率先探索5G+AI、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輪胎行業的應用,2020年6月11日,賽輪集團發布了全球首個投入使用的橡膠工業互聯網臺—“橡鏈云”,實現輪胎生產核心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大數據為產品的高質量生產保駕護航,為輪胎制造智能化提供支撐和保障。

在一次次對自我的超越中,賽輪集團在“做一條好輪胎”的同時,又在不斷重新定義“好輪胎”的標準,引領中國輪胎行業躍遷升級。與此同時,賽輪集團還肩負著引領中國橡膠工作高質量發展的責任和使命。

唯創新者進、唯創新者強、唯創新者勝。原始創新能力為輪胎制造提供源頭技術支撐。國橡中心主任、賽輪集團董事長袁仲雪表示,賽輪肩負著中國中國輪胎未來的發展使命——通過對工業基礎、技術、裝備和互聯網的研究,致力于讓中國橡膠工業站上全球新的高度。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輪胎行業,只有掌握了關鍵核心技術,才能擺脫同質化競爭,在變局中占據優勢和主動權。液體黃金輪胎正是瞄準市場需求,主動創新,用更高的標準鍛造國產輪胎。憑借著可與國際一線品牌比肩的卓越能,液體黃金輪胎有望打開新的成長空間,帶領中國輪胎贏得更大市場,助力人們向著美好生活不斷前行。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輪胎 發布 黃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