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深智能的多款無人車。 圖/李健)
華聲在線4月12日訊(記者 李昆勵 )“這是往廣州新增的13臺無人車,經過調試后就可以在防疫一線‘上崗’了。”4月12日,在位于長沙經開區的行深智能科技公司總部,工作人員正在調控中心檢測無人車信號。
身為一家“湘字號”無人駕駛高科技公司,今年以來,行深智能已派出近百臺防疫無人車前往蘇州、上海、深圳、廣州、長沙等地助力疫情防控,用科技展現湘企“戰疫”硬實力。
科技助力 “無人車”上一線
“我們最初的無人車,就是把快遞三輪車‘無人化’。”行深智能董事長安向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2017年行深智能成立的初衷,旨在通過信息化、數據化實現物流配送全程的可控可觀,讓無人駕駛技術賦能未來的智慧物流,主要運用于校園、景區、廠區、園區四大場景中。
新冠疫情出現后,為了緩解基層防疫人員的超負荷工作強度,避免在配送過程中人員交叉感染,進一步實現無接觸配送,無人車成為部分管控地區和方艙醫院末端配送的“主角”。
“早在上海疫情的初期,我們的無人車就已經開始入駐當地的封控小區解決物資配送問題。”安向京介紹,除了人們熟知的餐飲、物資配送功能,在做人員集中隔離的健康驛站中,行深智能無人車還肩負著標本配遞、醫療污染物轉運、醫療耗材配送等關鍵作用,“因為無接觸,極大地降低了感染的風險。”
今年蘇州、上海、深圳、廣州、長沙疫情出現后,行深智能多次調撥無人車參與防疫工作。“目前在上海有61臺無人車在不同區域運行,廣州剛新增了13臺,未來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無人車的投放計劃。”安向京說。
實力在線 可多場景運用
“同樣的8臺防疫車輛,無人車只需要2名管理人員,而普通機動車需要24名,還要考慮防護物資的損耗和人員的感染機率。”在現場,安向京給記者算了一筆帳:無人車可24小時運營,充電2小時可續航100KM,單車最高載重可達400kg,與傳統模式的經濟效益比為1:2.5。
同時,無人車可根據設定的路徑和點位,將快遞以及其他物資分別送到指定位置。安向京告訴記者,行深智能此次參與支援的防疫無人配送車,搭載了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配合自研的智能駕駛計算平臺、自主可控的軟件架構、多源融合感知定位等核心技術,即使是進入到道路狹窄的城中村和老舊社區,也能運行自如。
餐飲配送柜、物流柜、垃圾清運柜、冷藏運輸柜、消殺柜……一個車頭+N種車柜的“隨心搭配”,更是讓行深智能的無人車能夠適配各種場景需求,滿足不同人群的需要。
產品有“硬實力”,也少不了政府部門的“助攻”。在幫助企業了解抗疫相關政策,協調運輸,對接方艙醫院等場景資源上,長沙市、長沙經開區、長沙縣等給予的支持讓行深智能獲益匪淺。“政府有支持力,產品有實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我們的無人車將更好地運用于越來越多的場景,有效保障生產、生活的正常開展。”對于無人車的多場景運用,安向京充滿信心。
(“1+N”的車柜分離式設計,讓無人車可適配多種場景。 圖/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