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000人的楓樹山社區,每天上萬件快遞和外賣流轉,大部分樓棟沒有電梯……
直擊封控區:每雙眼睛都閃著堅毅的光
上圖:志愿者在對物資進行消殺。通訊員供圖 下圖:劉曉鳴老人家的冰箱滿滿當當。受訪者供圖
“疫情終將過去,生活還要繼續!”從3月25日居家隔離開始,張曉(化名)和爺爺奶奶已經100多個小時沒出過門了。3月27日,長沙市東塘街道楓樹山社區被劃為管控區,3月28日,調整為封控區,生活有了一些變化。
開門七件事,看似平常,封控期間樣樣都變得不尋常。
從手忙腳亂到忙而有序,從千頭萬緒到科學有效管控……封閉管理3天來,這個處于全市關注焦點的社區內,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和居民攜手,定格了一幅幅溫暖明亮的抗疫畫面。■文/視頻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楊潔規
通訊員 李蕾 熊其雨 吳祎瑋
學習
居家上網課
隔離學生保持作息自律
“同學們好!在疫情特殊時期,老師只能通過網課的方式給大家上課,雖然隔著屏幕,相信我們的互動交流是沒有障礙的……”3月30日上午8點,張曉打開平板電腦,開始了一天的學習。雖然班上同學都在居家或酒店集中隔離,可大家都已經回到了“學習軌道”上。
張曉是雅禮中學一名高二學生,和爺爺奶奶住在楓樹山社區的一套小居室里,因為工作的原因父母都在邵陽。從3月25日起,張曉根據要求開始居家隔離。
“課本都沒有帶回來,好在家里還有幾本練習冊。”張曉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居家隔離期間,他每天依然保持著作息規律,早上7點起床,晚上12點前睡覺。
“大家把生活和學習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天都會跟爸爸媽媽打個電話,聯系溝通比以前在學校學習時還要多一些。”張曉說,父母雖然不在身邊,但會適時給他“補貨”,生活方面他從未擔心過。
生活
每天上萬件快遞“轉起來”
他們甚至重新打包送上樓
分揀物資,按樓號貼標簽,打包裝車……上午10點30分,雅禮中學門口的臨時物資轉運點,一派繁忙景象,專業的“流水線”緊張運行,物資保障組的志愿者正將生活物資進行分揀裝車。
張新文和其他志愿者推著手推車,根據訂單將物資無接觸逐棟送達。細心的是,志愿者們找來不少泡沫盒,對雞蛋等易碎食品進行再包裝。像這樣的流程,張新文每天要跑上二三十趟,“汗水加雨水,衣服濕透了,鞋子也進水了。不過這些都是小問題,只要能保證群眾的需求,累點不要緊。”
近8000人的大型社區進入封控管理,每天有著上萬件的快遞、外賣流轉,超大型社區每天的物流量超乎想象。封控管理開始后,快遞、外賣因各種生活需求猛增,只能送到臨時物資轉運點,需要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送到樓棟,再由志愿者送上樓。
在楓樹山社區,大部分樓棟都沒有電梯,志愿者只能徒步送貨。張新文告訴三湘都市報記者,穿著防護服爬樓梯、走小道、提重物,派送物資很考驗體力,“每天累到脫力,沒有一個人退縮。”
中午12點,馮家沖小區的出租房里,向女士取出剛送到家里的新鮮食材,準備做一道辣椒炒肉。作為一名陪讀媽媽,兒子在酒店集中隔離,自己和周末前來探望的丈夫在出租房居家隔離,“雖然足不出戶,通過步步高超市線上購物很方便,每天都能吃上新鮮菜。生活也沒有太多變化,就是有些擔心兒子。相信政府,不出門,不添亂。”
3月29日,雨花區商務局發布楓樹山社區封控區居民生活物資保障流程圖,手把手教大家從線上購物平臺下單。三湘都市報記者從步步高超市東塘店獲悉,超市準備了充足的生活必需品,同時建立4個微信服務群,為社區居民提供配送服務。
解憂
獨居老人有糖尿病
他們按需采購送上門
“劉娭毑,你要的菜、全麥面包放到門口了。”30日下午3點,志愿者爬上4樓,敲響劉曉鳴老人的房門。
“老人患有糖尿病,每天要吃點新鮮出爐的全麥面包。”社區工作人員在封控區摸排時了解到,馬家沖小區里65歲獨居老人劉曉鳴的需求,立馬請封控區外圍的志愿者代為采購。
3月中旬,劉曉鳴從廣州返回長沙辦事,獨自居住在馬家沖小區。因家中沒有存放食材的習慣,突然而來的疫情,打亂了老人的生活節奏, “小區封控管理,親友也不敢來送。”
小菜、豬肉、糙米、全麥面包……連續幾天,社區志愿者都會把新鮮食物送到家門口。采訪中,老人給記者發來一張照片,冰箱里塞得滿滿當當,“水果蔬菜肉都有了,謝謝志愿者,感謝社區!”
“這個時候大家都不容易,肯定不會出去給大家添麻煩。”交談中,老人表示,為了消磨時間,這幾天在家開始學做手工,拿舊衣服進行改造。
疫情中,志愿者為小區居民排憂解難的事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有他們在,我們安心多了。” 劉曉鳴表示,希望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好好照顧自己。
擔當
大家有需要都喊“婷婷”
她整天很忙很累卻不能停
“婷婷,采樣碼沒有了,快調些過來。”“婷婷,下午還有上門核酸采樣任務,快安排醫生。”“婷婷,有居民家中需要午飯,快安排。”在楓樹山社區公共服務大廳,“婷婷”這一名字被叫響的次數十分頻繁。“婷婷”全名叫吳婷,今年33歲,是楓樹山社區黨委書記、主任。
30日傍晚,忙碌了一天的吳婷聲音沙啞、面露疲憊, “確實很累,但不能退縮,大家都在堅持。”
從3月26日凌晨起,楓樹山社區11名工作人員全部到崗,緊急召開會議、安排點位、數據統計、物資配送、上門核酸采樣……一刻也沒停歇。社區現有4個集中核酸采樣點,但有很大一部分居民需要上門提供核酸采樣,社區要安排人員、準備物資、整理數據等。
“采樣物資送過來了!”還沒坐上5分鐘,門口有工作人員大聲喊道。吳婷和其他工作人員麻利地將物資卸下、搬進大廳,并清點和調配。旁邊擱著的,是匆匆打開還沒來得及吃幾口的盒飯。
傍晚6點30分,下了一天的雨停了,趁著打電話的間隙,吳婷朝窗外望去,“雨過天晴,很快就會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