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3月1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實習生 肖雨璐)今日起,《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各級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將實現全國互認。
醫療結構如何進行互認?患者看病就醫是否更加便捷了?今日記者進行了走訪了解。
走訪
婁底帶來的檢查結果,長沙的醫院可以“認”
今天上午,來自婁底市的羅向淳(化名),前往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門診就診,半個月前他感冒后開始咳嗽,已經持續已經半個月,而且總感覺自己呼吸困難。
在家人的建議下,羅向淳在婁底市中心醫院進行了檢查,被確診為間隔旁型肺氣腫,而且雙肺存在結節灶。擔心肺結節發展成肺癌,在長沙工作的兒子建議羅向淳來長沙復查,并掛了今天的號。
“有些檢查結果這邊是認可的,但有些需要重新復查。”羅向淳告訴記者,自己將在婁底市中心醫院檢查的所有資料都帶來了,ct膠片等幾項檢查醫生參考了之前的結果,同時開了幾個新的檢查項目,例如支氣管舒張實驗和肺通氣功能評定及呼出氣一氧化碳測定等。
落實
沿用之前規定,全省三級醫院“互認”
“我們是三級醫院可互認,下級醫院不可以。”記者從湖南省職業病防治院了解到,目前我省多家三級醫院實行部分檢查檢驗結果互認,但這項規定,是新醫改開始之后就實施的,對于目前新出臺的《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該院表示將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來實施。
沿用之前的規定,在一定范圍內實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記者從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我省醫院仍在沿用2010年出臺的相關規定——44家三級醫院之間、同一市州的二級醫院之間開展相關項目檢查結果(包括醫學檢驗結果和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的互認。
對于新規的實施,目前湖南省還未出臺具體細則。
聲音
對醫生和患者都有利,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省事、省時,還省心。”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心血管病專家江鳳林副教授坦言,之前湖南省部分醫院已經實施檢查檢驗結果互認,這次能以國家層面出臺具體實施細則,會使這項惠利患者的工作開展起來更有依據。
在平時的接診工作中,一個患者在多家醫院接診,是經常遇到的事情。一些檢驗結果,確實不需要重復進行,在一定區域內實現互認,不僅節省患者費用 ,也避免醫療資源的浪費,為患者和醫生都節省了時間。
尤其是一些有創的檢查,避免了對患者身體的損傷。
“互認”需要制定標準,質量控制非常關鍵,“具體的互認標準,要看監管部門出的規范,關鍵要做質量控制,否則有些醫院的檢查結果是不敢認可的,極容易造成誤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采訪時多位醫護人員表示,“互認”不能無條件開展,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嚴格的、統一的標準,除了一些數據性的檢查結果,B超、磁共振、病理檢查結果都需要一個診斷的標準“共識”。
除了制定標準,提高診斷人員的水平、經驗,提升整體檢查檢驗能力,也是迫切需要開展的工作。
【背景】
3月1日起,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
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衛生局聯合印發《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管理辦法》(簡稱《辦法》),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進醫療機構檢查結果互認,并在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辦法》明確提出,醫療機構應當按照“以保障質量安全為底線,以質量控制合格為前提,以降低患者負擔為導向,以滿足診療需求為根本,以接診醫師判斷為標準”的原則,開展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