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軍哥說新聞|是誰至今還欠著中國人民一筆血債?

來源:華聲在線2022-02-27 19:43:07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張軍 視頻 王玨

今天說說,是誰?至今還欠著中國人民一筆血債。

烏克蘭的戰火已經燃燒到了第四天,中國政府一直在忙著“勸和促談”,幫著滅火;

而我卻一直在替烏克蘭的人民焦慮:戰爭是殘酷的,最后買單的總是普通老百姓。

這是一場發生在遠方的戰爭,也是同為人類的烏克蘭人民正在遭受的災難。

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中國不強大,我們能夠安全地坐在家里在鍵盤上敲著:反對戰爭、呼吁和平嗎?

烏克蘭的戰火仍在燃燒中,那些拱火的、點火的美歐列強卻冷漠地作壁上觀。在他們漠然的眼神中,烏克蘭已經是一枚棄子,不值得伸手拉一把了。除了明確宣布不派兵參戰,他們唯一還熱衷干的是不斷輸送彈藥,火上澆油。

我們不會忘記,同樣是這樣一群人,在二十多年前悍然發動了對南斯拉夫的轟炸。

1999年3月24日,北約在沒有聯合國安理會決議的情況下,發起了代號為“盟軍行動”的軍事行動,對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發動侵略。這場行動持續了整整78天。北約的1萬次野蠻轟炸直接造成3500至4000人死亡,約10000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平民)受重傷,25000多棟民宅、14個飛機場、100多所醫院學校、176處文化古跡被炸毀,直接經濟損失超1000億美元。北約部隊向塞爾維亞投下的炸彈和炮彈中含有15噸貧化鈾。此后,該國的癌癥發病率飆升至歐洲第一。在轟炸后的頭十年中,約有30000人患上了癌癥,其中估計有10000-18000人死亡。

上世紀90年代的南斯拉夫,內部民族矛盾不斷激化,外部受到美西方強壓,時任政府為阻止科索沃獨立與獨立組織爆發激戰,于是北約介入了。但是當年的北約支持科索沃從南斯拉夫獨立,而2015年和今天的北約反對頓巴斯兩州從烏克蘭獨立。

二十多年前我也曾為南斯拉夫人民焦慮過,為遭轟炸的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同胞焦慮過,為不幸罹難的三名中國記者同行哀慟悲憤過。

我們不會忘記,同樣是這樣一群人,對中國人民至今還欠著的血債!

這是一筆血債!

國恥啊國恥!淡忘歷史是可悲的也是可恥的。

就在北約侵略南聯盟后,在轟炸了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之后,他們試探出了俄羅斯、中國的底線和實力。奈何中俄當時的國力不容許軍事反擊,“有心殺賊無力回天”。自此北約露出了獠牙,開始步步緊逼,單方面撕毀與俄羅斯的協議,五次東擴,最近更企圖把炮口直接抵到俄羅斯的胸口。

都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他們自然也沒有放過中國。這些年,中國韜光養晦、臥薪嘗膽,埋頭搞自己國家的經濟建設,創造出了中國經濟奇跡。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我們一直面臨美國及其幾個所謂盟友在經濟政治上的全面打壓和現實威脅,在涉疆、涉港、涉臺等問題上肆意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破壞損害中國主權安全。直到昨天,公元2022年2月26日,美“約翰遜”號導彈驅逐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示威,妄圖為“臺獨”撐腰。

歷史并不遙遠,今天的現實更在眼前。誰欠了我們的血債?誰是我們的敵人?

那些在網絡上說三道四“親美英”的人,那些膚淺的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唧唧歪歪的人,別忘了你是中國人!別忘了我們中國人的立場,別忘了中國的立場,就是四個字“中國利益”。

象形文字“武”字怎么造出來的?“止戈”,用歷史唯物主義辯證法去看,充滿了古人智慧。回顧人類幾千年歷史,基本上就是一部以戰止戰的歷史,是一部以斗爭換和平的歷史。

還是毛爺爺說的好,我們愛好和平,但以斗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

我們反對窮兵黷武,但不代表就要忍辱偷生;好戰必亡,但忘戰必危。

最后,我還要提醒一下那群人,士別三日,中國已非“吳下之阿蒙”了,繼續肆意妄為,把泱泱中國也逼到絕地的后果,你們得好好掂量掂量。

勿謂言之不預也。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