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投放各類貸款近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
湖南建行:以高質量金融助推高質量發展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淦璋
通訊員 金趙李 吳輝云
新年伊始,建行湖南省分行傳來捷報:2021年投放各類貸款近5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多投近1000億元;至2021年底,該行各項貸款余額突破7000億元大關;貸款利率較年初下降11個基點,累計降息減費11.8億元。
作為國有大行,湖南建行厚植“三湘”底色,堅持推動“新金融行動”拓維升級,全力服務“三高四新”戰略定位和使命任務,“十四五”開局之年交出亮麗成績單。
為民辦事走在前列
2021年12月30日,湖南建行與省政務局合作共建的“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迎來上線一周年,用戶數突破1186萬,并創下多項全國紀錄:首家在政務平臺接入數字人民幣錢包開立功能,首家將政務平臺成功對接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鄉村信用積分系統,首家打造統一支付結算體系。
湖南建行扛起國有大行的責任擔當,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資源和科技優勢,以智慧政務構建平臺生態,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該行獨家承建“一件事一次辦”微信小程序和“新湘事成”APP,集成46個省直部門、14個市州2082項服務,實現“預約可辦”“指尖可辦”。該行與省住建廳合作開發的新房交易“一網通辦”服務平臺正式運行,為房屋交易資金提供了安全便捷的結算服務。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湖南建行充分考慮農民工、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權益和需求,打造綜合化的服務方案。該行與省人社廳搭建“湘匠通”平臺,讓農民工、企業、政府“三端融合”,開立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實現勞動監察部門動態監管,累計為農民工代發薪資82萬余人次,代發金額超過182億元。
服務實體樹立標桿
經濟是肌體、金融是血脈,兩者共生共榮。長沙三安第三代半導體項目總投資160億元。湖南建行及時跟進,5億元“項目前期貸”及時落地,幫助企業采購了急需的進口設備。2021年,湖南建行積極開展信貸服務“五大行動”,緊密對接省、市重點項目,投放貸款逾493億元,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綠色金融等領域貸款增幅均超過20%。
緊緊圍繞打造“三個高地”,湖南建行不斷發力。該行作為第二屆“中國-非洲經貿博覽會”的金融服務戰略合作伙伴,依托與省商務廳共建的“湘企出海+”和“招商云平臺”為企業搭建合作橋梁,達成跨境合作意向金額3500余萬美元。
探索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慢、融資貴”,湖南建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瀟湘惠企貸、商戶云貸、“金湘通”業主快貸等創新產品相繼推出;打造全流程在線融資模式,設立“一站式”的長沙地區普惠中心,全面滿足小微企業“短、頻、急”的融資需求。截至2021年底,該行普惠金融貸款余額近795億元,較年初新增187多億元,惠及9.5萬戶小微企業。
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民以食為天,豬糧安天下。湖南建行首創“裕農生豬貸”,為湖南佳和農牧股份有限公司提供4000萬元貸款,還圍繞這一生豬龍頭企業搭建了產業鏈金融平臺,上線兩周就為全國16個省份的202戶農戶發放2億元“產業鏈快貸”。
激活一個產業,帶富一方百姓。湖南建行重點圍繞生豬、糧食、黑茶等產業,2021年發放涉農貸款1390億元,較年初新增305億元。
促進鄉村振興取得新進展,湖南建行“金湘通”服務點全面入駐村級政務、黨群服務中心,成功打造鄉村金融完整服務體系,被建行總行樹為“鄉村金融樣板”。“金湘通”團隊蟬聯建行總行三年一屆“最美建行人”。
在衡陽,湖南建行研發全國首個“鄉村信用積分系統”賦能鄉村治理。在“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沙洲村,湖南建行推動“鄉村信用積分系統”與“文明貸”對接。目前,湖南建行已為9580個村戶辦理“優享貸”“文明貸”,授信金額近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