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月21日訊(記者 張鼎峰 通訊員 劉彬)1月21日,長沙市公安局對外通報了“昆侖2021”專項行動工作成效。2021年,長沙公安機關成功偵破了517起危害生態環境刑事案件,移送起訴犯罪嫌疑人702人。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廳的統一部署,長沙公安2021年深入開展了“昆侖2021”專項行動,依法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犯罪,全力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公安機關堅持“打源頭、端窩點、摧網絡、斷鏈條、追流向”的工作目標,集中優勢力量,以雷霆之勢向破壞生態環境領域違法犯罪發起全面攻勢,取得豐碩戰果,先后成功破獲了一批大要案件。
長沙市公安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歐益科表示,下一步,全市公安機關將不斷鞏固打擊成果,持續加大對生態安全領域違法犯罪的打擊力度,針對當前突出犯罪的新動向、新變化、新特征,不斷創新打擊偵破工作機制,以實際行動回應社會關切、保護生態環境安全,為推動長沙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臺階不斷展現公安擔當。
典型案例
盜伐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不法分子流竄湘贛兩地作案
2021年1月19日,瀏陽市森林公安局接到大圍山林農報案,稱山場的野生紅豆杉遭人盜伐。民警立即開展調查核實,發現被盜伐的野生紅豆杉有10棵,直徑28厘米至40厘米不等,均系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
專案組經數月的調查和走訪,一個長期流竄湘贛兩地、跨省流竄作案的非法采伐、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的犯罪團伙逐漸浮出水面。2021年5月17日,專案組開展收網行動,一舉抓獲犯罪嫌疑人11人,后在辦案民警的深入偵查中,又有多名團伙成員被抓獲歸案。
經查,自2019年來,以鄭某生為首的犯罪團伙,以其木材加工廠具備合法經營國家二級保護植物許可資質為掩飾,組織團伙成員先后作案18次,大肆實施非法采伐、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犯罪行為,該團伙共危害國家一級保護植物南方紅豆杉25株、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楨楠32株。
此外,該案帶破各類案件11起,查獲紅豆杉原木11件、楠樹原木137件、珍貴木材家具24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9人(其中涉嫌危害國家重點保護植物罪17人、濫伐林木罪1人、非法收購濫伐林木罪1人)。
非法采礦案抓獲6名嫌犯 涉案價值約125萬元
2021年9月17日,長沙市森林公安局接線索稱:有人在高新區牌樓壩村附近山場非法采礦。接到報警后,長沙市森林公安局直屬大隊隨即趕往現場,開展現場勘驗和調查取證工作,并迅速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張某斌、彭某明等人。
由于案發地在偏僻山場,現場附近人煙稀少,調查取證十分困難。犯罪嫌疑人張某斌在得知自己盜采行為即將暴露后,立即找到同案人彭某明串供,并將相關證據銷毀,給案件偵辦造成極大困難。專案組通過20余天細致摸排走訪,層層抽絲剝繭查明事實,最終于2021年10月9日將犯罪嫌疑人張某斌、彭某明抓獲歸案。
經查,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間,犯罪嫌疑人張某斌、彭某明發現在高新區牌樓壩村有保留山體無人看管,二人在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情況下,多次組織人員和采石設備盜采石頭,并將非法盜采的石頭銷售至賀某林、秦某林、史某、楊某林等人。目前,該案已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價值約125萬元,該案正在進一步偵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