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量視頻里尋找“蛛絲馬跡”
90后刑警黃燦兩年練就“火眼金睛”協助破案百余起
坐得住、能熬夜,會研判、能抓捕,一臺電腦一個鼠標,一盯就是一個通宵,這是視頻偵查工作最真實的寫照。
調取700多個視頻資料,累計4000余小時的時長,協助破獲各類案件100余起,協助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50余人、在逃人員20人……這是“90后”民警黃燦在新崗位上的“成績單”,硬是在視頻和照片堆里練出了一雙“火眼金睛”,用他自己獨特而堅韌的方式,詮釋著忠誠和堅守。
盯屏幕看3天,鎖定一個模糊人影
1991年出生的黃燦,2012年8月參加鐵路公安工作,曾在漢壽站派出所警務區工作,2019年調入長沙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刑警大隊。
視頻偵查看似“簡單”,實際上大有學問,怎么樣在“海量”的畫面中篩選出關鍵的那“一幀”,是視頻偵查工作者的“基本功”,而黃燦在兩年多的磨礪中,扎實練就了一身“絕活”。
2021年3月,在偵破廣州鐵路公安局督辦的“3.19”K9217次吳尊豪系列盜竊案中,由于列車視頻監控異常模糊,無法確定作案嫌疑人。
為解開這個謎團,黃燦調取報案人前后3個車廂長達40多小時的視頻,回來就一頭“扎”進屏幕中,碰到什么看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想到什么問題,又反復查看。
3天后,指著一個模糊不清的人影,篤定地說:“就是他!”
之后經過跟進核查,黃燦指出的人就是當時的嫌疑人,共計交代5起盜竊案。“偷東西就跟拿自己的一樣,同一個身影在另兩個車廂也有出現。”
常備眼藥水,避免連續眨眼錯過線索
記者注意到,在黃燦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瓶眼藥水。“每隔一個小時,我都會要求自己休息幾分鐘,滴幾滴眼藥水,閉目養神一會兒。必須保證自己注意力集中,連續眨眼的一秒鐘,就有可能錯過重要線索,甚至從頭再來,導致案件不能偵破,得不償失。”
視頻偵查不能“碰運氣”,更多時候,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不管是物品遺失,還是偷盜案件,在黃燦眼里,案件沒有大小之分。每一件案子對于受害人來說都是最大的,而他總是盡全力去破獲。
“雖然說這份工作特別枯燥,但是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我們鐵路警察義不容辭的責任。”黃燦說。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楊潔規 視頻 何佳潔 楊潔規 通訊員 易鳴 宋立里
【人物名片】
黃燦,長沙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刑警大隊偵查員、四級警長,先后榮獲個人三等功、個人嘉獎、公安處優秀共產黨員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