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27日訊(記者 劉安安)12月26日,湖南今冬的第一場雪如約而至,給人帶來欣喜的同時,也給農業生產帶來了一定壓力。為了最大程度地減輕冰雪低溫災害天氣的影響,湖南各地積極應對,確保農作物安全越冬。
截至27日,全省有85個氣象監測站點出現降雪或雨夾雪,懷化、湘西州南部、張家界南部、常德南部、益陽、岳陽南部、婁底、長沙、湘潭、株洲北部、邵陽北部、衡陽北部等地有34個縣市區出現暴雪,其中懷化市區、洪江、芷江、溆浦、會同、鳳凰、安化、冷水江8地出現大暴雪。預計低溫、積雪、道路結冰等災害天氣將影響至28日。
據湖南省農情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農情統計,截至27日5時,受雨雪冰凍天氣影響,全省農作受災面積45.66萬畝,其中成災面積12.7萬畝,絕收面積1.2萬畝。據不完全統計,全省共有200余個設施大棚不同程度受損,部分垮塌。由于養殖業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此次雨雪冰凍災害暫時未對畜牧漁業生產帶到較大影響,僅湘西、懷化等地部分簡易禽舍受損,死亡家禽356羽,牛、羊等大牲畜死亡10余頭。
邵陽武岡市蔬菜基地冰雪壓垮大棚。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供圖
災害發生后,湖南各地農業農村部門積極響應,按照12月上旬下發的《冬春蔬菜、油菜防災減災技術預案》(湘農辦函〔2021〕345號)要求,全員發動、全員上陣,將低溫雨雪冰凍災害防御措施切實落到實處,最大限度減少災損。
邵陽武岡市農業農村部門成立了4個巡查工作小組和7個應急小分隊,前往受災現場,指導農戶清溝理墻、排澇降濕,預防油菜漬害,落實露地蔬菜、果樹和茶葉防凍措施。
常德漢壽縣、澧縣農業農村部門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蔬菜基地,講解大棚蔬菜應對降溫雨雪天氣帶來的影響,幫助菜農防御雨雪天氣,并現場指導種植戶為蔬菜噴灑防凍劑,加蓋薄膜。
澧澹街道蔡家灘村的一處蔬菜大棚內技術人員與種植戶進行溝通交流。澧縣農業農村局供圖
長沙縣、瀏陽市、望城區等地農業農村部門為減輕設施災損,組織專門的抗災人員,到受災現場、蔬菜基地、農業生產企業,加固蔬菜溫室大棚、畜禽圈舍和水產養殖大棚等設施,清除積雪。
記者從湖南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湖南各地農業農村部門完善抗災救災的技術預案,督促蔬菜生產基地及時采收,指導規模性的養殖企業及時出欄,暢通“菜籃子”產品流通渠道,做好種子、種苗、化肥、農藥、疫苗等生產資料和糧食、蔬菜、肉類等主要農產品的調劑和調運,確保全省“菜籃子”供應總體充足、價格基本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