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12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劉亞玲)臍帶脫垂,是一種概率罕見的產婦病癥。一旦出現,胎兒因臍帶受壓供血供氧被阻斷,最短7分鐘即會胎死腹中。
24日上午,瀏陽市人民醫院發生緊張一幕——女醫生姜巧琳趴在病床上,托住孕婦產道內胎兒的頭部,32分鐘保持跪姿,為手術搶救贏得寶貴時間。
當天上午9點17分,助產士張艷在為產婦彭某檢查時,發現體內有條索狀物脫出。一旁的姜巧琳趕緊上前檢查,觸摸到搏動,她頓時心里一緊:臍帶脫垂!
姜巧琳立即通知主任歐陽新宇?!按_定是臍帶脫垂!快!送手術室?!闭f完,歐陽新宇一邊小跑,一邊電話通知手術中心、麻醉科做好手術準備,啟動緊急剖宮產程序。
臍帶是胎兒的生命線,也是唯一的能量供給,臍帶循環一旦阻斷,寶寶短時間內就會導致胎死腹中。為減少臍帶受壓,姜巧琳醫生當即用手在產道內上托胎頭,為保證手部的力量
,她只能蜷曲身體半跪趴在產床上隨著平車被推移。
手術立即開展!手術室無影燈下,主刀的歐陽新宇主任從容應對,一旁的手術室、麻醉科、新生兒科團隊嚴陣以待。
9點49分,隨著“哇”的一聲啼哭,彭某順利誕下一名男嬰,家人聽聞喜極而泣。
從發現臍帶脫垂,到胎兒落地的32分鐘內,姜巧琳醫生的手和腿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已不由自主地顫抖,麻木到近乎失去知覺。 “聽到嬰兒哭聲那一刻,才松了一口氣?!苯闪毡硎?。
“臍帶脫垂是分娩期威脅寶寶生命的嚴重并發癥,臍帶受壓、血流受阻,胎兒可能出現宮內窘迫或死亡,情況非常危急,只有托舉著寶寶的頭讓臍帶不受壓迫,才能為寶寶爭取時間?!笔潞螅瑲W陽新宇說道,江巧琳的托舉,是當時救治寶寶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