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要出院了,爸爸媽媽和小暢一樣開心,護士長曹婧向小暢媽媽細心地叮囑出院事宜。姚家琦攝
華聲在線12月24日訊(通訊員 姚家琦 曹婧 記者 鄧桂明)“阿姨謝謝你,我是最棒的!”病床上的小暢開心地拉著曹婧阿姨的手,跟曹阿姨約定要好好訓練,早日重新站起來。12月24日,是5歲男孩小暢在湖南省兒童醫院住院的第52天,也是他出院的日子。小暢父親蔡先生說:“今天是平安夜,希望孩子以后一切都平平安安、順順利利?!?/p>
臨別在即,康復治療師李慶博來到病房,像往常一樣給小暢耐心地進行康復訓練。經過積極的綜合治療,小暢已有了明顯的好轉。李慶博介紹,科室給小暢制定了個性化、針對性的康復方案,主要從言語智能、運動、復合手法推拿等方面開展訓練,輔助針灸、理療等治療。言語智能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促進視覺功能的恢復,改善孩子的情緒。同時誘導左手抓握,提高左側肢體的活動能力。運動和復合手法推拿主要是幫助孩子增加前庭感覺、本體感覺、觸覺等刺激,可有效緩解肌緊張,調整異常姿勢,預防繼發性的關節畸形,骨化性肌炎,靜脈血栓等問題。
“暢暢現在可以進行簡單的交流,數數可以數到30了!”小暢的主管醫師、康復中心醫師潘英表示,小暢的右側肢體活動已經恢復正常,可以做1+1等于2這樣簡單的運算,但左側肢體障礙依然存在,左手還不能抬離床面。同時,小暢的視覺還只能在暗視野下對強光刺激有反應,后續仍需要繼續接受治療。
“孩子的康復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階段性出院是基于病情的綜合評價。”潘英說,小暢已經住院將近兩個月,長期在單一的環境中不利于孩子后期融入社會。小暢出院后,能夠回歸家庭,有更多親人的陪伴,在適應生活的過程中,對自身功能的恢復非常有幫助,也為后續針對性康復治療提供依據和方向。
【回顧】
11月1日17時,年幼的小暢不慎從益陽6樓家中連同一面落地玻璃窗一起墜落,頭部受到重創,命懸一線。當晚23時,當地醫院向湖南省兒童醫院求援,湖南省兒童醫院立刻啟動危重癥應急救治機制,一場與死神競速的愛心接力賽跑就此展開。應急轉運小組攜帶搶救設備連夜奔赴益陽,11月2日凌晨4點26分,小暢平安住進了湖南省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一病區。經過醫院多學科專家團隊的24個日夜全力救治,小暢終于轉危為安,并于11月26日上午轉入康復病房進行后續康復治療。12月2日,小暢在病房迎來5歲生日。醫護人員精心準備了美味可愛的蛋糕給小暢慶祝生日,還送上有利于康復的小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