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迎變局,多家險企明年離場
中小保險公司線上銷售人身險產品受限,后續長期險產品將回歸線下經營
距離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整改過渡期結束還有十余天時間,但已有多家險企提前官宣“離場”。最近一個月以來,已有富邦財險、信泰人壽、三峽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公告“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
■三湘都市報全媒體記者 潘顯璇
變化
部分險企暫別互聯網保險業務
12月6日,富邦財險發布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暫停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恢復時間另行通知。已經承保的客戶保障權益不受影響。
同樣暫別互聯網保險業務的,還有信泰人壽、三峽人壽等。
信泰人壽公告稱,根據公司高質量發展戰略轉型整體安排,綜合考慮流程優化和科技研發時間周期,根據相關監管規定,將自2022年1月1日起暫時停止互聯網保險業務。公司恢復互聯網保險業務將另行公告通知。此前購買的公司保險合同不受影響,公司將嚴格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履行保險責任,并持續提供保險保障和服務至保險期間屆滿。如果有新的投保需求,可通過公司其他業務渠道購買。
根據三峽人壽此前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暫停在自營網絡平臺上的各項互聯網保險銷售業務,客戶持有保單正常享有各項權益和服務。
此前,瑞華健康、弘康人壽、和泰人壽、橫琴人壽、鼎誠人壽等多家保險公司發布公告稱,下架多款互聯網保險產品,包括百萬醫療險、特定疾病保險、重疾險、護理險等。
新規
中小險企線上銷售受限
記者了解到,部分保險公司暫停互聯網保險業務的主要原因,在于銀保監會10月22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該通知對互聯網人身險產品的經營門檻、產品范圍及費用控制都有了更為嚴格的界定,被業內稱為“互聯網人身險最嚴新規”。
根據《通知》要求,已經開展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應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存量互聯網人身險業務整改,不符合《通知》有關條件的主體和產品2022年1月1日起不得通過互聯網渠道經營。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按照新規對經營互聯網人身險業務的保險公司的準入條件,約75%的人身險公司可經營互聯網人身險;但可在互聯網銷售十年期及以上普通型人壽和年金產品的公司僅有20家左右。中小保險公司線上銷售人身險產品受限,收益率激進的理財險將下架,后續長期險產品將回歸線下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