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慈溪橋頭鎮全面深化改革 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來源:寧波日報2021-11-24 10:19:07

上周四晚,慈溪市橋頭鎮五姓村毛家大屋的“周周演”如期而至。村民們圍坐一堂,欣賞該鎮文藝志愿者表演的戲曲選段《狀元榮歸》。“我們通過‘橋頭分’小程序發布演員招募令,召集戲曲愛好者自導自演名家選段,并在網上預告每周表演曲目,方便村民們觀看。”志愿者余亞芬說,“橋頭分”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業余文化生活,也進一步拉彼此的距離。

慈溪是國家數字鄉村試點縣(市、區)之一。去年以來,該市橋頭鎮全面深化改革,搭建以個人信用為基礎的鄉村數字自治臺“橋頭分”,打造貼村民的數字化應用場景。“通過‘點一點、掃一掃、說一說、拍一拍’的形式,村民登錄臺參與民主評議、志愿服務、在線學等活動獲得積分。”橋頭鎮黨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橋頭分”以黨建為引領,推動政府導治、村民自治、臺數治“三治聯動”,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志愿服務組團激發群眾見賢思齊

橋頭鎮的大街小巷、田間地頭,活躍著1萬余名志愿者。今年4月,該鎮20支志愿服務隊以“橋頭分”為依托,成立慈溪首個鄉風文明數字化志愿服務聯盟,組團開展公益活動,延伸志愿服務觸角。

面向參與志愿服務的黨員干部和群眾,“橋頭分”設立黨員干部先鋒榜、本地村民積分榜、流動人口村友榜,營造“比拼趕超”良好氛圍。“‘橋頭分’志愿服務聯盟成立后,各志愿服務隊積極參與‘五水共治’、文化傳承等公益活動。”志愿者陳央飛說,“有了‘橋頭分’這個‘網絡紅娘’,我們從‘單兵作戰’變為‘組團服務’,志愿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

在“橋頭分”的牽線搭橋下,五姓村村民孫景芬成為村里的“公益明星”。日,她在“橋頭分”臺發布五姓村清爽行動招募信息。不到半小時,這則“英雄帖”吸引了150多名村民關注并報名。“有了‘橋頭分’,大家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更高了。”孫景芬說,以前組織志愿活動要挨家挨戶動員,現在動動手指便能完成信息發布。

“橋頭分”上線以來,橋頭居民既是志愿服務活動的發起人,也是參與者。該鎮許多新老市民加入志愿服務大軍,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通過‘橋頭分’,我們不僅了解了相關方針政策,還能咨詢辦理相關手續。”來自湖北的新市民蘆小莉說,參與“橋頭分”組織的公益活動,新市民能更好地融入第二故鄉,提升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為激發群眾見賢思齊,橋頭鎮將“橋頭分”納入鄉村信用體系建設。該鎮居民參與志愿服務可獲“橋頭分”的積分獎勵,并可用積分在110多家商戶兌換生活用品。上周日中午,五姓村村民周儉花驚喜地發現,她“橋頭分”的個人積分多了20分,總積分達4863分。“上午,我用淘米水澆花,拍圖曬朋友圈后上傳‘橋頭分’,不僅漲了積分,還獲得大家點贊。”她說,比起賺積分換東西,大家更看重這個臺傳播的正能量。

線上線下聯動激活鄉村治理“神經末梢”

“環境衛生打掃臨時小工支出300元,辦公采購A4打印紙100元……”日,“橋頭分”發布新一期五姓村財務報表,吸引不少村民關注。“以前,這類信息只在村務公開欄發布,傳播效果有限。現在,村民在網上監督、評論,督促村務運行更加公開、規范、透明。”五姓村黨委書記毛佳文說,“橋頭分”投用后,村干部與村民加強了信息溝通,讓村里大小事“看得見、管得著”。

如何引導村民參與鄉村治理,這是橋頭鎮干部一直思考的問題。“橋頭分”的出現,為“解題”指明了方向。在毛三斢村,村民登錄該臺,點擊活動板塊,就能參與公益活動。“通過‘橋頭分’,我們可以報名參加鎮村組織的大活動,還可以參與村民自主發起的小活動。”村民余燕說,每周一至周五交通早晚高峰,20多名經臺組團的村民會在橋頭鎮實驗學校附路口“上崗”,協助交警引導車輛有序通行,為學生出行撐起安全傘。

在“橋頭分”引導下,橋頭居民踐行“光盤行動”,餐飲商戶爭當“文明標兵”。每逢節假日,該鎮志愿者走村入戶,號召大家爭當勤儉節約的“模范生”。筆者在橋頭鎮金剛飯店看到,入口處貼著醒目的掃“甬行碼”提示單,每張餐桌上有數套公筷公勺。“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我們也要出一份力。”老板娘何利沖說,她和店員根據客流量采購原料,避免食材浪費,“如果客人打來電話訂餐,我們會提醒其適量點餐。餐后,會提醒客人打包剩菜剩飯。”

盤活閑散地,改變臟亂差面貌,是推進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常態化的一道難題。今年3月以來,橋頭鎮發起閑散地環境衛生整治行動,形成村干部帶頭整治、志愿者積極響應、社團組織支持、村民認領閑散地、“橋頭分”積分獎勵的閉環治理模式。“通過前期排摸梳理、意見匯總,我們村將7塊閑散地作為首批改造樣板。”毛三斢村村民史玉梅說,經過大家共同努力,這些閑散地如今已變成村莊景觀節點。現在,每塊閑散地已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有專屬管理員。

今年,“橋頭分”還通過區塊鏈技術和特定算法,生成“村民信用分”,并與“天一分”打通,用于社會評價和金融惠農服務,形成“共治+共富”的基層治理格局。“現在,村民可以在‘橋頭分’線上積分商城兌換商品,還能將信用分用于招工、小微工程承包、貸款授信等。”橋頭鎮干部陳靜告訴筆者,“我有話說”板塊升級后,增加了信息交流、服務互動等功能,日均活躍用戶超過6000人。

建設數字鄉村點燃共同富裕“新引擎”

通過試點推廣“橋頭分”,橋頭鎮以數字技術創新作為鄉村振興的核心驅動力,努力實現鄉村生產數據化、治理數據化和生活數據化,不斷提高傳統產業數字化、智能化水,為其他地區數字鄉村建設提供經驗。

今年4月,全國首個《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在橋頭鎮發布,為我省數字鄉村優秀成果示范推廣和優化改進提供指導。“數字鄉村建設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如何有效整合現有經驗,構成明確方向的技術內容,為推進數字鄉村標準化建設提供指導,成為現階段亟須解決的問題。”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相關負責人說,《數字鄉村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吸納省內乃至全國數字鄉村建設的優秀經驗,形成操作較強的團體標準。

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慈溪促進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勾繪農業農村現代化美麗畫卷。今年,該市與浙江省數字經濟學會、浙江大學數字農業研究中心發起的數字鄉村產業發展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加強數字鄉村產學研合作,聯合攻關數字鄉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和技術難題,創建“院士專家工作站”等引智臺,努力打造數字鄉村建設慈溪樣板。

數字鄉村建設提速,為鄉村發展添“智”提“質”。慈溪正繪制農業農村數字地圖,搭建“數字鄉村駕駛艙”,推動生產管理、流通營銷、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五大領域的數字化轉型。“今年,我市將建立農事‘一碼通’數字服務臺,農業保險一呼就靈,政策補助一瞬直達,服務需求一呼必應;加大農業生產主體和園區、產業鏈數字化改造力度,進一步促進產業節本增效。”慈溪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說。(陳章升 慈溪市委報道組 張天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