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和陜西省人民政府近日召開“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揭牌視頻會議”,標志著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和陜西省地方電力(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陜西地電”)融合設立的“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至此,陜西電網將開啟“一張網”運營模式。
據記者獲得的《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股東決定》,國家電網和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出資,注冊資本為353億元,其中國家電網持股72%、陜西省國資委持剩余股份。公開信息顯示,陜西地電是省屬大型國有企業,承擔陜西省內9市70個縣(區)的供電任務,占全省供電營業區面積的76%。
業內人士指出,“新公司”成立前,陜西省是全國唯一在省級層面實現“輸配分開運營”的省份,陜西地電是全國規模數一數二的配電公司。雙方“牽手”的傳言已有數年,為何今年才正式敲定?“新公司”成立對輸配電價分開核定、增量配網改革而言意味著什么?
地電經營狀況或為重組主因之一
陜西省人民政府官網顯示,7月13日,省政府與國家電網在西安舉行座談,雙方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明確國家電網將與陜西地電進行資產重組。據了解,雙方在陜西“對峙”數年,自2015年起,業內便有了兩方“合二為一”的傳聞,如今時隔七年,靴子終于落地。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馮永晟告訴記者:“跨省跨區交易、可再生能源消納需要統一的電力投資規劃,陜西地電在國網經營區的版圖內處于要沖位置,將其納入統一主體之下,客觀上利好國家電網。”
上述業內人士坦言,此次重組或與陜西地電經營狀況有關。馮永晟也認為,陜西地電的經營狀況、網絡架構,是促使合作的原因。“實際上,電網升級、電價下降等因素疊加,陜西地電營收可能難適應形勢變化。”
“粗略統計,截至上世紀末,電網‘三分天下’,歸國家直接管理、地方電網(縣級為主)躉售、完全由地方電力公司自籌建設廠網各占三分之一,特別是廣東、海南、西藏和內蒙古等地,形成了較有規模的地方電網。截至目前,僅存的十多家地方電網供電面積仍超過150萬平方公里,供電人口超過六千萬。”北京鑫諾律師事務所律師展曙光介紹。
陜西地電經營狀況為何難支撐自身發展?上述業內人士透露:“作為公用電網,理應能接入符合電力規劃和網架運營需求的發電機組,但長期以來地電一直未能實現公平接入電源。再者,地電未能公平參與輸配電價監審,在此情況下,其只能與國網進行躉售結算,不符合改革方向。長期以往,這些地電陸續被‘吃掉’,陜西地電即為典例。”
增量配網改革打上問號
記者了解到,“新公司”成立后討論的焦點之一在于,增量配網試點改革走勢。部分業內人士質疑,配網“頭部企業”均被“收編”,增量配網試點改革是否還能繼續。
馮永晟指出,重組最直接的影響可能集中在陜西省的增量配電項目,原來與地電打交道,現在要與國網打交道,比如榆林增量配電項目。“這種變化,沒有改變針對增量配電的既有政策,但在政策落實上,項目業主可能會有所擔心,這個要予以考慮。”
陜西省某增量配網試點企業人士告訴記者,這件事給本就舉步維艱的增量配網試點改革又“潑了”一盆冷水。“消息一出,項目投資人電話不斷,紛紛詢問項目有無繼續的必要?未來增量配網試點還能存活嗎?”
馮永晟進一步指出,增量配電是新一輪電改的新興事物,其生存空間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電改政策的制定。“盡管增量配電改革的目標是通過增量配電探索提升電網投資運營效率的新路徑,但包括輸配電價、市場建設和監管等配套政策并未給增量配電提供這種空間。增量配電面臨的問題是‘先天’不足。”
西南電力設計院原副總工吳安平認為,增量配電改革本質上是輸配分開改革的試點,旨在為存量配電與輸電分開做準備。增量配電改革艱難,實際結果與最初愿望大相徑庭的實踐說明,只進行增量配電改革,不進行存量配電改革行不通,輸配分開改革應當盡快提上議事日程。“然而,陜西地電與國家電網資產重組,無疑是對‘輸配合一’的強化,為增量配電和輸配分開改革打上了問號。”
輸配電價核算問題待解
輸配電改革是電改的“深水區”之一,上述業內人士指出:“上世紀初若進行‘輸配分開’改革具有較好基礎,隨著地方電網相繼被‘吞并’,輸配分開也就成了一塊‘堅冰’。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電價賬單’里,輸配之間‘一鍋亂燴’,存在數千億元的交叉補貼以致難以形成合理電價。”
早在2012年,國務院批轉的《關于2012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就明確指出,將“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穩步開展輸配分開試點”。截至目前,輸配領域的改革除核定兩輪輸配電價、國家發改委在相關文件中提及“逐步緩解電價交叉補貼”外,輸配電價分開核算、理清交叉補貼等環節暫無進展。
馮永晟指出,支持輸配分離的觀點很多都是來自于對電網企業的“強勢”而造成的直觀反應。“電網治理的目標導向很重要,目標就是建立一個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電力體制,市場是最基礎的機制,關鍵看能否支撐起一個有效的市場,哪里不能改哪里,如何監管電網企業的運營和改革需要權衡利弊,也是目前改革要清晰的地方。”
上述業內認為,地方電網是“電價洼地”,電價更低、效率更高,這也是其和增量配網的優勢。“新公司”成立后,當地工商業用戶電價會否提高?會否擴大“交叉補貼”池子?“輸配分開暫且再議,即使電網企業統一經營,輸配電價分開核算、理清交叉補貼也應提上日程。”(趙紫原 韓逸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