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各地稅務局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方式大大提升辦稅質效

來源:金融時報2021-07-01 16:24:05

6月1日,全國開始實行城鎮土地使用稅、房產稅等財產和行為稅十個稅種合并納稅申報。當天上午,新疆華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財務人員楊冬根據這一新政策,一次性合并完成了多個稅種的申報,而以往他需要分別填寫多張表格,耗時耗力。“公司日常申報財行稅涉及多個稅種,此前需要填寫多張申報表,差不多要大半天時間。這次合并申報后,很快就申報結束。”楊冬說。

這是稅務部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又一創新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稅務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著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努力打造負擔更輕、辦稅更快、服務更好、環境更優的稅收營商環境。“十三五”時期,我國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減少93%,納稅人報稅資料壓減50%。

稅務部門“放管服”改革一系列新作為成效如何,納稅人最有發言權。第三方調查顯示,我國納稅人滿意度綜合得分由2014年的82.06分提升至2020年的86.1分,同時,全國地區間納稅人滿意度差距逐年縮小。

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多年來,我國持續實施大規模減稅降費,階段性措施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僅“十三五”時期累計減稅降費超過7.6萬億元,為激發創新創業活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繼續優化和落實減稅政策,促進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

減稅降費政策要真正惠及納稅人繳費人,企業要足額及時享受稅惠紅利,離不開稅務部門持續優化納稅服務,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國家把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100%,對于我們制造業企業來說是重大利好,僅上半年便可享受企業所得稅減免2.3億元。”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財務經理李佳說。《金融時報》記者了解到,在減稅降費新政策實行后,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局第一時間通過上門輔導、視頻連線等方式幫助該企業了解最新政策,及時解決個性化涉稅問題,助力企業轉型升級。

不僅是大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對稅務部門及時高效的納稅服務也印象頗深。成都澳亞雷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汽車排氣管個性化改裝及相關零配件銷售的小規模納稅人企業。公司負責人陳天劍告訴記者,該公司每個月銷售額差不多在10萬元到15萬元之間??吹蕉悇詹块T提示增值稅和附加稅又可以減免的消息,自己對經營更有信心了。

據了解,今年稅務部門形成了針對小微企業等不同納稅人繳費人的政策包,分批次“一對一”精準推送,實現40批次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已惠及全國納稅人繳費人4.2億人次。

智慧服務提升辦稅效率

納稅服務好不好,辦稅效率高不高,關系到每個納稅人繳費人的切身利益。近年來,稅務部門通過直接取消審批、審批變備案、備案改備查、實行告知承諾等措施,確保“放權”到位,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截至目前,稅務行政審批事項已由2015年的87項大幅削減至6項,對于保留的6項事項也進一步簡化了辦理流程。

更高效便利的涉稅事項辦理背后,是稅務部門更“智慧”的服務手段。

“公司剛購入一批生產線,稅務部門的互動平臺就發來關于設備器具一次性扣除政策繼續沿用的文件!”近日,廈門宏泰智能制造有限公司財務總監林新雄對上線不久的“廈門稅務互動交流”平臺贊不絕口。

記者了解到,該平臺是廈門稅務今年“我為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暨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的亮點舉措,不僅實現了稅務端到企業手機端的精準消息推送,還能通過大數據分析,為企業精準“打標簽”,“一企一方案”推送稅收優惠政策。

另外,各地稅務局不斷厘清業務流程,通過智能化數字化方式大大提升辦稅質效。去年底,寧波市稅務局開發了出口退稅申報新系統,“智能配單”“數據校驗”等功能實現了報關單和發票數據的“一鍵匹配”及申報自檢。湖北省稅務部門近來推出“無申請退稅費”服務,實現了“三免一確認”,即:免納稅人申請事項,免提交紙質資料,免到辦稅服務廳辦理,只需網上“一鍵確認”。四川、重慶兩地稅務部門推出川渝地區“跨省電子繳庫”,實現異地繳稅“一步到位”。

“信用+風險”提升監管精準度

科學有效地“管”,才能更大力度提升市場主體的納稅體驗。2018年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順利完成后,稅務部門逐步構建起優化高效統一的稅收征管體系,金稅三期工程在全國上線,全面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建設全國規范統一的電子稅務局……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有效推動了稅收征管逐步從“以票控稅”向“以數治稅”轉變。

目前,稅務部門正積極落實《關于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要求,持續優化稅務執法方式,推廣“首違不罰”制度,目前已經公布第一批包括十項內容在內的全國統一稅務行政處罰“首違不罰”涉稅事項清單,提高執法效率,促進稅法遵從度提升。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李旭紅表示,“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狠抓‘放管服’改革,稅費服務和稅務執法的規范性、便捷性、精準性取得長足進展,社會滿意度不斷提升,社會各界對此給予了充分肯定。”

與此同時,稅務部門不斷提升監管精準度,依托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監控預警,持續深化“雙隨機、一公開”,構建“信用+風險”新型動態監管機制,對高信用低風險的無事不擾,對低信用高風險的分類應對,對經濟運行中的新業態新情況新問題跟進監管,對群眾反應強烈的偷逃稅多發行業和領域依法嚴查,對“假企業”“假出口”“假申報”露頭就打。自2018年8月稅務總局聯合公安部、海關總署、人民銀行組織開展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專項行動以來,全國已查處虛開騙稅企業37.83萬戶,4969名犯罪嫌疑人主動投案自首,進一步優化了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徐貝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