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存款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下稱“利率自律機制”)優化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確定方式,將原來由存款基準利率一定倍數形成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改為在存款基準利率基礎上加上一定基點確定,即將商業銀行存款利率定價方式由現行的“基準利率×倍數”改為“基準利率+基點”。
筆者認為,從當前我國社會金融現實看,存款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將在六方面起到金融引導作用。
首先,對商業銀行存款結構起到較大的優化作用,使存款結構不斷趨向科學合理。之前由于執行按央行基準利率乘以倍數的存款利率上限形成機制,具有較大的金融杠桿效應,也就是短期存款由于基準利率低,乘以倍數得出的存款利率必然低,而長期存款由于利率較高,乘以倍數之后存款利率變得更高,這樣不利于商業銀行合理調整存款結構,使得不少商業銀行為了資金穩定而追求長期定期存款。商業銀行長期定期存款占比高,短期存款占比低,無形中加大了負債端的存款成本。同時,民眾也追求長期定期存款,對短期存款失去興趣,這樣在客觀上對商業銀行合理調配存款結構帶來不利。
而新的存款利率自律機制上限實施后,長短期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將有所縮窄。半年及以內的短端定期存款和大額存單利率的自律上限趨于上升,一年以上的長端利率自律上限趨于下降。這樣對民眾來說,可能對長期定期存款不那么感興趣,對短期存款也不那么排斥。“短端穩,長端降”,有利于引導銀行存款回歸合理的期限結構,更加穩定商業銀行的負債端資產。
其次,有利于引導存款利率下行,從而為整個社會資金成本降低奠定基礎。之前存款利率確定機制,不僅難以降低銀行存款成本,還會助推銀行存款利率不斷上升,在整體上不利于發揮商業銀行在社會資金中樞中的利率下行引導功能,要降低整個社會資金尤其是降低貸款成本來解決實體企業融資貴的問題難上加難。而存款利率自律機制推出之后,同步調整了中小銀行和國有銀行的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存款利率計算方式調整后,監管層會對不同類型銀行設置不同加點上限,二者之間仍存在合理利差,有利于維持目前相對均衡的市場競爭環境。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將會引導存款利率下行,有助于降低中小銀行負債成本,增強中小銀行可持續經營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營造對實體經濟發展有利的低利率環境,從而最終解決實體企業融資貴的問題。
再次,有利于增強銀行存款經營的自主性,從而為銀行更好地服務實體企業營造有利的金融環境。之前采取央行基準利率乘以上浮倍數的存款利率確定機制,雖然給了商業銀行與客戶一定的存款利率議價空間,但這個空間依然十分狹窄;且商業銀行利率上浮幅度是單一的,只能上升不能下行,對商業銀行存款經營起到了較大的抑制作用,難以充分發揮銀行的存款經營自主權。而此次采取央行基準利率加點的存款利率上限決定機制,與貸款定價類似,存款利率上限實施加點之后,便于不同銀行、不同期限設置不同的加點上限,有助于銀行調整資產負債的靈活性、針對性和精細化管理,使得商業銀行在存款經營上將釋放出更大的活力,經營主觀能動性、創造性將得到進一步發揮。
第四,有利于降低中小銀行經營負擔,為全面防范金融風險創造有利條件。之前央行基準利率乘以倍數的存款利率上浮機制,由于中小商業銀行吸儲難度大,加上中小商業銀行資金來源單一、量少,為確保存款穩定保障正常經營,上浮的存款利率倍數通常達到50%最大倍數,使得存款資金成本比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或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存款成本大得多。因為國有大行存款數量多、給出的利率水平較低,而中小商業銀行盈利能力不強,大量的經營利潤被高存款成本蠶食,加大了中小商業銀行經營風險。而中小商業銀行是金融風險防范最薄弱環節,也容易被各類金融風險突破。而存款利率計算方式調整后,監管層會對不同類型銀行設置不同加點上限,且利率“有升有降”,總體可降低利率水平,從而起到加強防范金融風險的作用,尤其有利中小商業銀行防化金融風險,從而為全面提高我國商業銀行的整體風險防范能力奠定基礎。
第五,提高商業銀行存款自律能力,維持存款市場秩序穩定。過去央行基準利率乘以倍數的存款利率確定方式,存在明顯杠桿效應。由于長期存款基準利率較高,執行利率也明顯偏高,扭曲了存款的期限結構。特別是個別金融機構利用長期存款利率較高的問題,通過多種不規范的所謂“創新”產品吸收長期存款。其他銀行為穩定存款來源,被動抬高存款利率攬儲,推升整體負債成本,出現了存款市場由壞銀行定價的問題,不利于存款市場有序競爭。而在利率自律機制協調下,金融機構經過自主協商,形成了按存款基準利率倍數確定的存款利率自律約定上限。在此范圍之內,各金融機構可與存款人自主協商確定存款實際執行利率。這樣既能確保銀行充分自主定價,又能有效維護市場競爭秩序,避免個別銀行非理性定價,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同時,有利于加強對不規范存款創新產品、結構性存款、異地存款的管理,防止非理性競爭,維護存款市場有序競爭,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穩定,為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創造良好金融環境。
最后,有利于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和拉動我國內需,從而為我國經濟發展營造更為有利的金融環境。存款利率自律機制推出后,存款利率總體呈下降態勢,尤其是長期存款利率收益降低,會造成我國銀行存款的分流,會迫使部分存款人試水股市、基金等權益類市場配置,以及其他金融投資領域的投資,可為我國資本市場注入資金活力,推動資本市場繁榮發展,為更多企業從間接融資轉向直接融資提供更為有利的條件。而且,還有部分存款人由于存款利率下降可能不再“節衣縮食”,對拉動我國內需促進經濟增長提供有力的金融推動力。
當然,任何政策都會帶來正反兩方面的效應,存款利率自律機制也不例外。長期存款利率降低可能讓一些缺乏投資理財能力的民眾,面臨存款跑不贏通貨膨脹率的可能,甚至導致財富縮水。民眾需要在投資理財方面傾注更多的心血,學習更多的技巧,將資產配置到更多的投資渠道和投資項目上,否則可能會蒙受資產損失。
但另一方面,由于存款利率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也會引導整個社會資金成本下降,這樣銀行貸款利率也會下降,對于不少用貸款創業的民眾來說,將會比原來付出更少的貸款利息,降低創業成本,有利于實現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