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進一步強化水泥市場秩序治理,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水泥是重要的基礎原材料。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對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水泥行業總體發展良好,但也要看到,水泥行業產能過剩矛盾沒有根本解決,批小建大、假冒偽劣、山寨名牌、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等非法行為擾亂了市場秩序,部分地區存在的產業政策執行不到位、相關單位責任意識不強、監管存在薄弱環節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意見》要求,堅持問題導向,針對突出問題重點突破,標本兼治,有效開展水泥市場秩序治理;堅持政策牽引,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環保、質量、能耗等強制性標準規范要求,健全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推動水泥行業高質量發展;堅持統籌協調,發揮部門合力,創新工作機制,加強行業管理、質量監管、環保檢查等措施的協同。
《意見》明確了主要目標:2021年,打擊一批違法違規建設、生產銷售和使用行為,強化對水泥行業全面排查治理;2023年底前,水泥市場秩序得到有效治理,假冒偽劣、無證生產、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底前,企業產能利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區間,產業智能化、綠色化明顯提升,質量水平和高性能產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意見》強調,各地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提升水泥產品質量、規范水泥市場秩序工作,按照要求精心組織安排,切實抓好落實,2021年9月底前,要結合實際集中開展水泥企業排查整治。要廣泛宣傳相關產業政策和法律法規,認真受理群眾、單位的投訴舉報,及時曝光典型違法違規案例,起到警示作用,加強整治效果,營造良好的社會監督氛圍。(記者 張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