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核算,2020年北京市新經濟實現增加值13654億元(人民幣,下同),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7.8%。其中,2020年北京市新設科技型企業7.6萬個,占全年新設企業的40.7%,比上年新設數量增加近1萬個。
這是記者24日從北京市統計局獲悉的。統計部門表示,2020年,北京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其中,新經濟是北京市經濟逆風前行中的一抹亮色,以數字經濟、信息經濟為特點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加速涌現成長。
北京市高端產業疫情下率先復蘇。2020年,北京市規模以上工業中,高技術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全年分別增長9.5%和9.2%,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水平。智能手機、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等高技術產品產量分別增長18.9%、13.4%和9.7%;規模以上服務業中,高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9.8%,高于服務業平均水平,與上年基本相當。其中,信息技術服務增長15.5%,數字內容及相關服務增長21.1%。
北京市新需求培育新增長點。以線上消費、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特征的新型消費快速發展。2020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30.1%,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32.2%,比上年提高7個百分點。
其中,“互聯網+醫療+藥品”的全新健康服務模式逐漸形成,重點醫療平臺交易額和期末注冊用戶數分別是2019年的2.9倍和1.2倍;互聯網教育平臺交易額、授課教師數分別是2019年的2.1倍和1.2倍。在開展電子商務活動的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中,在線教育、在線娛樂、在線游戲、在線體育4個領域企業營業收入增長近4成。
北京市新基建蓄力轉型升級。5G建設、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加快推進,有助于推動跨行業、跨領域創新,加速數字化轉型。
統計部門還指出,北京市科技創新釋放新動能。疫情發生以來,檢測試劑、疫苗研發、智能測溫、AI診療等一批科技新產品在抗“疫”實戰中大顯身手。去年1月至11月,北京市大中型重點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同比增長14.7%,部分重點互聯網頭部企業同比增長近1倍。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防控形勢趨穩向好,北京市新設科技型企業增長快、活力足,全年新設立科技型企業7.6萬個,比上年新設數量增加近1萬個,占全部新設企業的40.7%,同比提高5.2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