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室發布公告稱,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00億元逆回購操作,鑒于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人民銀行實現凈回籠1100億元。在跨月的時間窗口,央行連續進行逆回購,更是打破月中續作的慣例開展2000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體現了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政策意圖。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臨近年底時點,央行仍會通過加大公開市場操作方式進行流動性調節。而長期來看,貨幣政策將逐步回歸正常,進一步寬松的可能性在下降,降息降準的概率也相對降低。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為靈活適度,但不會貿然收緊。
12月2日,央行開展了100億元7天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2%,由于當日有12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凈回籠1100億元。實際上,在11月下旬,央行連續多個工作日為資金面“補水”。11月30日,還開展了2000億元MLF操作。此前,央行已經形成每月月中續作當月到期MLF的慣性操作,央行于11月16日續做8000億元MLF,11月30日再次開展2000億元MLF操作超出市場預期。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峰表示,央行在月末時點投放MLF,具有臨時性特點,受信用違約事件影響,市場風險偏好有所下降,月末效應影響下,大行資金融出也相對審慎。央行希望通過MLF的臨時性投放引導大行加大流動性支持力度,助力資金面平穩跨月。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也認為,通過加大MLF操作規模補充中長期流動性,引導同業存單利率向MLF操作利率回歸,也有助于緩解銀行負債壓力。
央行的頻頻操作助推目前市場利率處于相對低點。從12月2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來看,隔夜Shibor下行1.1個基點報0.7420%,7天Shibor下行4.7個基點,報1.9250%。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為,年底前受銀行考核臨近、市場提現需求增加等因素影響,市場流動性將趨緊,不過屆時央行會通過加大逆回購操作等方式予以對沖,因此短期市場利率有望保持在2.20%的政策利率附近。王一峰則表示,12月是傳統財政支出大月,這將助力流動性改善,預計12月面對6000億MLF到期,央行仍將采取等額或小幅超額續作方式,短端資金利率和利率走廊有望繼續維持穩定。
展望未來,大部分業內人士也認為,央行仍將更多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來補充市場流動性,而降息降準的概率在下降。整體而言,穩健的貨幣政策將向常態化回歸,并體現為靈活適度、精準導向。
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簡稱《報告》)與二季度報告相比,在貨幣政策展望部分,再度增加了“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的表述,《報告》也強調,處理好內外部均衡和長短期關系,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