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四川省“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建議的公告,向社會公眾公開征求意見建議。意見明確,到2025年,工業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普遍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水平穩步提升,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
在推動產業體系綠色低碳轉型方面,《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出了要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構建以“5+1”產業為重點的現代制造業新體系,大力推動綠色低碳優勢產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明確了一系列區域綠色發展支點建設工程。
在促進資源利用循環化轉型方面,提出打造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業集群、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行業標桿培育工程等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工程。其中,《規劃(征求意見稿)》提到要在成都平原經濟區,推進廢舊裝備和再生資源回收和再制造等配套產業發展,創建“城市礦產”基地示范建設重點工程。
在引導工業企業清潔化轉型方面,《規劃(征求意見稿)》明確要削減生產過程污染排放。重點推進成渝城市群(四川)建材、輕工、食品、造紙、鋼鐵、化工、印染、制藥、制革等重點行業及重點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藝環節,研發推廣過程減污工藝和設備,開展應用示范。聚焦環成都經濟圈等重點區域,加大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排放重點行業清潔生產改造力度,實現細顆粒物(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
在打造川渝協同發展新樣本方面,推動重點領域協同發展:積極推動川渝綠色產業協同發展。堅持全產業鏈貫通、開放式互聯,立足川渝兩地共同優勢,協同重慶整合提升汽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重大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優勢產業,深化重大展會、品牌質量、市場拓展等領域對接,共同推動兩地綠色轉型發展和要素協調保障,合作打造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大集團。支持四川天府新區、成都高新區與重慶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協同創新。
《規劃(征求意見稿)》還明確了氫能產業合作及成渝氫走廊工程:在前期成都、內江、德陽、涼山等地開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經驗基礎上,選擇全省范圍內有條件有意愿的地區進一步擴大示范應用范圍,大力開展核心技術攻關,持續完善上下游產業鏈。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機遇,以成都、重慶為中心,開通氫能重卡、客運省際示范,沿線合力布局加氫站,打造成渝氫走廊,打造立足成渝、輻射西部的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高地。(記者 劉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