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對四川意味著什么?
當然,四川有望獲得更多算力資源——成渝是啟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的八個地區之一,規劃有國家數據中心集群;有望掙到更多服務費——隨著更多東部算力需求涌入,省內超算中心和數據中心的使用效率會因此提高;也有望掙到更多電費——更多四川清潔能源(如水電)會因此被消納。
這些答案都沒錯,但還不夠“解渴”。作為一項國家戰略性工程,它的全面啟動還會產生哪些經濟影響?逐步擴大的算力優勢,能否轉化為四川發展數字經濟的新優勢?其中又有哪些機遇和挑戰值得關注?川觀智庫為此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和從業者。
□川觀智庫首席研究員 熊筱偉
問題1
工程投資帶來訂單,川企能否拿得下?
目前缺本土領軍企業,建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補齊產業關鍵環節
直接投資,是“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的最直觀影響。
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公開表示,數據中心產業鏈條長、投資規模大。通過算力樞紐和數據中心集群建設,將有力帶動產業上下游投資。綜合公開信息,“東數西算”工程涉及包括土建工程、設備制造、基礎軟件、綠色能源等諸多環節,該工程在川投資額暫無公開數據。目前四川在建數據中心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
四川省大數據產業聯合會秘書長朱小軍告訴川觀智庫,“東數西算”工程的巨量投資將為川企提供巨大商機。
面對商機,川企能否拿得下?也有專家和機構持謹慎態度。雨前顧問公司在《成都“東數西算”深度研究》中提出,數據中心產業鏈主要包括基礎設施、托管/增值、云服務、應用服務4個環節。而成都在上述環節都缺乏領軍企業,“成都企業在數據中心建設及運營方面競爭力均較弱”“本地云服務商數量極少”“現有廠商……主要為交通、醫療等公共類及政務類提供服務,缺乏互聯網、金融方向服務商”。
“目前客觀現狀就是墻外的花更香?!背啥妓姆絺I軟件股份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表示,本地企業很難在相關業務投標中拿下訂單。
在此情況下,多位受訪專家提醒各地不能為搶訂單而“開政策倒車”,設置針對外地產品的市場壁壘,為一時之利損害營商環境;建議各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加快補齊產業關鍵環節,尤其是鼓勵本地企業圍繞新型數據中心服務器、軟件服務、網絡等領域加大技術研發力度,提升自主創新與產業化能力。
問題2
工程帶動產業西遷,哪些可由四川承接?
除數據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外,可借就近優勢吸引部分軟件服務行業
所有受訪專家都認同,“東數西算”工程會帶動本地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從全球經驗看,算力與數字經濟發展呈正相關。根據浪潮信息聯合IDC發布的《2020全球計算力指數評估報告》,計算力指數(用于綜合評價一個地區的計算能力)平均每提高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和GDP將分別增長3.3‰和1.8‰。
具體到西部,不少專家提出工程將“帶動一大批沿海相關企業將自身產業鏈環節延伸到西部地區”。但問題是——究竟有哪些環節可能向西部、向四川轉移?
國家部委提供了一種答案。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高技術司負責人公開發言,支持西部算力樞紐圍繞數據中心就地發展數據加工、數據清洗、數據內容服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顯然這指向西部地區既有的人力成本和資源優勢。
對此多位受訪專家提醒,工程推進還將為四川帶來就近優勢,進而推動部分數據相關服務行業在川落地。
信息化時代數據靠網絡傳輸,地理位置遠近還有意義嗎?“當海量數據遷移過來(進行存儲和計算)后,一些軟件服務就必然會和當地綁定?!背啥紨抵摽萍脊煞萦邢薰緞撌既思婵偨浝碇芸∨R舉了兩個例子:一是當存儲發生異?;虺霈F安全事故時,就需要運維人員現場處理;二是當涉及海量數據處理,如企業分析多年歷史數據時,目前還就只能在數據存儲地附近進行。這給四川招引或培育相關產業提供了特殊優勢。
問題3
工程推動提質降本,對四川意味著什么?
新技術應用和落地或因此提速,建議四川做好超前布局
綜合受訪專家觀點和公開信息,除帶動產業轉移外,“東數西算”工程對數字經濟產業的影響至少還包括以下兩點——
一是提質,提高網絡傳輸質量。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等發布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國家樞紐節點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建設數據中心集群間,以及集群和主要城市間的高速數據傳輸網絡。多位受訪專家提到,這意味著不僅要在四川建數據中心,還要鋪設更多的運營商網絡,進一步提高網速。四川省產業大數據應用研究院執行院長沈益民認為,這將為本地發展時延敏感業務(如工業互聯網、遠程醫療)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降本,降低企業上云用數成本。受訪專家普遍認為,“東數西算”工程可降低提供算力企業的運營成本,進而降低使用算力企業的上云用數成本。四川大學計算機學院副院長郭兵告訴川觀智庫,得益于更低的土地、人工和電價等,購買四川而非沿海地區數據中心的云服務,相關綜合成本可降低20%至30%。
提質降本相結合,中國計算機學會大數據專委會委員趙勇認為將加速元宇宙、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和落地。在此基礎上,趙勇建議四川做好超前布局。他特別提到從算力使用角度看,元宇宙會是一個“殺手級應用”。目前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都有相關政策,建議四川盡快開展相應部署。
從示范帶動角度,成都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苗放認為“東數西算”工程將加快本地企業和政府的數字化轉型?!艾F在上云用數的更大問題,還不是‘用著貴’,而是‘不想用’。”苗放認為這背后一個很大問題是觀念認知滯后,部分川企尚未認識到上云用數的意義。在他看來工程推進會是一個契機,讓更多人看到東部企業在上云用數方面的成效,進而加快自身轉型。
問題4
工程使東西部算力趨于均衡,未來數字經濟競爭靠什么?
數據治理能力或成區域競爭重點,建議探索將部分公共數據以市場交易方式開放
多位受訪專家提醒,“東數西算”工程將帶來數字經濟競爭的重點轉換。
在他們看來,東西部數據存儲和算力等“硬實力”將隨工程推進而趨于均衡,未來數據治理能力這一軟實力或將成為區域性競爭重點——誰能提供更高效的數據治理服務,誰就將吸引更多數字經濟相關企業流入,誰就將在數字經濟發展中取得競爭優勢。
什么是數據治理?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對此有過詳細論述。苗放認為可將梅院士觀點簡單歸納為八個字:確權、管理、共享、安全。他呼吁加強對數據治理重要性的認知,“數據資源如何能變成數據資產?就靠數據治理?!?/p>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目前數據治理是制約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大瓶頸?!皵祿煓嗬幻鞔_,想用的數據用不了!”一位企業家告訴川觀智庫,目前公開交易的數據沒太大價值,有價值的都在黑市。沈益民進一步總結了“四個沒有”:數據往往沒有“身份證”,不知道這批數據和另一批數據是否為同一批;沒有“健康碼”,不知道是否真實可信;沒有“產權證”,不知道歸誰所有;沒有“普通話”,缺乏統一的數據模型,系統間、部門間、城市間數據難以互通。
推動數據治理,需要頂層設計和相關立法。但受訪專家提出,地方依然有不少工作可做。
提到最多的,是進一步提高公共數據資源的共享度,特別是探索將部分公共數據資源以市場交易方式開放。“不用執著于‘一攬子計劃’。目前至少有一部分數據,是地方可以做主的,可以先從這部分數據入手?!敝芸∨R舉例說,如景區實時人流量情況,希望四川能探索建立相應開放機制,讓企業去挖掘它們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