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電力引擎”助推四川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來源:四川日報2021-12-21 10:31:33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四川電力工業是全省經濟支柱產業,電網發展與社會經濟脈搏同頻共振。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多方共同參與、群策群力,電力保供有力度、有成效,為四川經濟運行保持良好態勢提供了堅強的能源保障。

據預測,今冬明春,全省用電量增幅將達9%左右,最大用電負荷同比增長8%。面對處于歷史最高水平的用電需求,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以下簡稱“國網四川電力”)堅決保障電力安全可靠供應,持續提高供電服務質量,加快推進四川電網提檔升級,以服務全省發展大局為己任,以“電力引擎”助推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高珩瑞(圖片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提供)

技術護航保障電網安全平穩過冬

“現場溫度0℃、濕度84%、風速2.4m/s,目測導地線及塔身有覆冰,覆冰類型為混合凍結。”11月23日凌晨,海拔3180米的涼山州冕寧縣牦牛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檢修公司線路運檢工袁茂生、譚會中正用游標卡尺精確測量覆冰情況。經過8小時的精細操作,融冰電流不斷升高,覆蓋在輸電線路上的冰層逐漸融化脫落,500千伏九石二線由檢修狀態轉為運行狀態。這是今年入冬以來,四川電網首次開展500千伏線路直流融冰工作,有效確保了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雨雪冰凍災害是影響冬季電網設備安全運行的首要因素,而直流融冰裝置是快速消除輸電線路覆冰威脅的一大“法寶”。目前,國網四川電力已形成交直流融冰合用、移動式融冰和固定式融冰交叉使用,覆蓋從10千伏至±800千伏各個電壓等級的融冰體系。

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今年9月,國網四川電力開始對直流融冰裝置進行設備預試及消缺,確保輸電線路進入覆冰期后融冰設備處于隨時可用狀態。11月21日,今冬明春線路防冰抗冰運維工作正式啟動,目前國網四川電力融冰成效顯著,在體系覆蓋范圍內未發生一起惡性覆冰事故。

此外,國網四川電力不斷創新巡視線路的方式,融入諸多科技手段,全力做好冬季電網設備運行保障。“無人機巡線就像為我們安上了翅膀、裝上了千里眼,能夠看得更遠、看得更清,巡線作業更安全高效。”12月14日,在廣安市鄰水縣,國網廣安供電公司的無人機飛手劉培樹對110千伏牛恒線開展例行“體檢”,一架小型多旋翼無人機在鐵塔四周不停徘徊,按照預定軌跡,逐一完成巡視拍照。

近年來,隨著電網設備規模增大、供電可靠性要求提高,無人機以其視角寬廣、取像精準、便于拍攝記錄等優點,逐漸成為輔助電網設備運維檢修的得力助手。

在今冬明春保供電工作中,國網四川電力特別增加了無人機飛巡頻次,對轄區內的桿塔、接地裝置、防雷設施等進行多角度檢查,掌握負荷增長后線路設備關鍵節點運行情況,并對飛巡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保障線路、設備可靠運行。

優質服務滿足美好生活用電需求

遂寧市蓬溪縣天福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內,一排排菌菇生產貨架整齊排列在琪瑛菌業出菇房,數百組LED節能燈懸掛在過道上方,藍色的燈光均勻照射在一朵朵菌菇上。

據琪瑛菌業副總經理張仲良介紹,11月初,國網遂寧供電公司為其“量身定制”了節能降耗方案,公司把65個出菇車間和70個蟲草花生產車間的照明設備更換為功率小、亮度高、散熱少的LED節能燈,不僅能完全滿足菌菇生長所需光照條件,而且預計每年可節省電費支出近10萬元。

為做好今冬明春電力保供工作,國網四川電力積極組織各地客戶經理主動走訪轄區用電企業,一方面宣傳今冬明春電力供需形勢,另一方面開展能耗結構分析,挖掘節能降耗空間,在助力企業減少用能成本的同時,緩解負荷高峰時段的供用電緊張形勢。

“車子剛到家,工作人員就過來幫我把電表安裝好了。”家住成都市青羊區凱德風尚小區的趙女士最近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她將身份證等資料上傳到“網上國網”APP后,當天就收到了定制安裝通知。

結合日益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國網四川電力積極對接省政府相關部門,推動政府多個部門聯合出臺充電樁安裝相關政策細則,以國網成都供電公司為試點,創新推出居民低壓充電樁預裝服務。初期已完成50個小區的充電樁預裝工作,預裝數量達4000余臺,平均壓減用戶辦電時間2.2天。

為進一步提升廣大群眾的電力“獲得感”,國網四川電力建成了配置客戶經理1.53萬名、服務6200余個片區、服務31.96萬個臺區的網格化綜合服務體系。各地電力員工深入社區、村社,上門對用戶家中的電器、開關和線路進行檢查,并通過現場宣傳、微信群推送等形式講解冬季用電注意事項,提升節約和安全用電意識,及時受理報修、交費、辦電、查詢等業務,保障廣大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同時,國網四川電力拓展線上業務功能,打造了低壓用戶以“網上國網”APP為主、微信+支付寶為輔,高壓用戶以“網上國網”APP+“國網電商”APP為主、各大商業銀行為輔的線上辦電服務模式,滿足不同用電群體線上多元化需求。目前,全省線上服務離柜交費率提升至98.45%,線上辦電率提升至99.74%。

電網升級助力四川經濟社會發展

“新津500千伏變電站全站設備帶電,順利投入運行!”

“綿陽南500千伏變電站220千伏配套工程首期兩回線路啟動操作完成!”

“白鶴灘—江蘇±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川3標N1007至N1007—2號線路區段,完成跨越成貴高鐵全部主體施工任務!”

……一條條操作指令不分晝夜地下達、執行,四川各地的電網建設者們在冬日里忙著組塔、搭線,全力推進四川電網結構迭代升級,進一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

截至11月底,全省發電總裝機1.1億千瓦,其中清潔能源裝機9643萬千瓦。預計未來10年,四川清潔能源裝機將翻一倍,接近2億千瓦,相當于再建一個“水電四川”。

如何輸送出2億千瓦的電力?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精神,國網四川電力黨委書記、董事長譚洪恩表示,“清潔能源的支撐體系即輸配電電網建設很重要,未來四川將構建500千伏立體雙環網、±800千伏直流輸電特高壓線路,以及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電網,把川西大量的水、風、光清潔能源輸送到電力消費主陣地。”

進入新發展階段,國網四川電力正加快構建全省新型電力系統。一方面,投資超100億元,推進新津、大林、成都西等輸變電工程建設,構建以成都為負荷中心的500千伏立體雙環網,同期推進沐敘斷面加強、瀘州斷面加強、遂寧斷面加強等更大范圍的主網架提檔升級;另一方面,投資近100億元,聚焦補齊配網“短板”和滿負荷需求,精準實施問題設備改造和薄弱配電網架加強,持續提升配電網安全可靠供電水平。

不僅如此,國網四川電力組建的四川特高壓交流電網規劃研究柔性團隊,正開展特高壓交流規劃攻堅和主網架優化專題研究,推進“十四五”末形成四川1000千伏“之”字形特高壓網架。目前,該團隊已啟動川渝特高壓交流工程的科技攻關工作,該工程起于甘孜州康定市,止于重慶市銅梁區,是迄今為止世界海拔最高、覆冰最厚、地質最復雜、建設難度最大的1000千伏交流工程,對于滿足川西水電群及新能源送出、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