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車司機和加盟司機沒有任何保障、變相強制直營司機轉租車司機、直營司機離職后維權艱難……
近日,多位T3出行司機對紅星資本局表示,T3出行內部正在進行大規模的司機結構調整。一方面,直營司機人數減少,這意味著放棄了底薪和社保,從與公司的雇傭關系變成了合作關系;另一方面,加盟司機的大量引入,這意味著曾經靠“標準化、統一化、高合規”而迅速打開網約車市場的T3出行,正在變味。
“現在的T3出行,和滴滴差不多!”有T3司機這樣形容。
A
車、人、管理層層分散
直營司機離職后維權艱難
“我是今年4月離職的直營司機,但是到現在,我都沒有拿到1萬塊的退車押金。”11月24日,前T3直營司機高毅(化名)對紅星資本局說。
據高毅介紹,離職前,T3出行要求高毅簽署幾份包括“工資已結清、放棄勞動補償、自愿停止社保”等在內的條約,才能正常退押金。但高毅如實寫下了“工資未結清,部分款項保留合法追訴權利”的內容,而T3出行以此為由,拒退押金。
除了工資未結清、押金未退外,高毅稱平臺多收取的車輛維修費、不合理的扣款等也沒有退。但當高毅想追回這一筆筆資金時卻發現,維權比想象的困難太多。
“T3出行在運營時,采用了勞務外包的形式,層層分散了責任歸屬。”
高毅對紅星資本局說,他的車輛使用協議是和T3出行平臺,即南京領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南京領行)簽訂的;而勞務合同則是和北京易才人力資源顧問有限公司(下稱:北京易才)簽署的;日常運維管理又是由另一家公司,廣州鵬鵬網約車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鵬鵬)負責。
就上述款項問題和公司協商無果后,高毅向廣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了勞動仲裁。8月13日,高毅拿到了裁決書。
根據高毅提供的裁決書顯示,仲裁委員會認為,沒有證據顯示南京領行和廣州鵬鵬與高毅存在勞動關系,所以相關仲裁請求不予支持。而北京易才則由于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舉證不能等原因,被判支付高毅相關賠償金18000余元,另付工資680余元。
也就是說,廣州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僅能就工資未結清、勞動合同爭議問題予以裁決,但高毅的其他訴求,如押金未退、多收取的車輛保險費等問題,則無法解決。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南京領行稱,“其與申請人(高毅)不存在勞動關系,申請人要求退回押金是民事糾紛,不屬于勞動仲裁范圍”。
于是,高毅又就相關“民事糾紛”先后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法院等遞交材料,但是法院均以沒有管轄權為由,沒有受理此案。
“荔灣區人民法院的工作人員對我說,勞動仲裁下來后滿15天,可以向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申請立案執行;多收取的維修費要向荔灣區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1萬塊的押金要向南京的法院提起民事訴訟。”高毅說道,“那這樣一來,我作為一個普通的網約車司機,我的維權成本就太大了。”
B
縮減直營司機
不轉成“租車司機”就辭退?
像高毅這樣簽署了勞務合同,有底薪、有社保的T3直營司機,正在減少。
紅星資本局了解到,近幾個月來,T3出行在重慶、鄭州、南京等多地都出現了直營司機轉租車司機的情況。
早在三個月前,廣州的T3出行就出現了強制或軟性強制直營司機轉租車司機的情況,“主要是通過大幅縮減直營司機獎勵的方式,我有幾個同事還接到了司管的電話,說是‘不轉租車就辭退’”。
據高毅介紹,在轉租車前,今年4月初,直營司機的周流水獎勵是,大于2000元,抽成30%,外加200元固定收益的獎勵。到了最近實行的規則,周流水獎勵變為2000元-3200元,抽成28%;3200元-3800元,抽成31%;且取消了固定收益的獎勵。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T3出行在司機端的獎勵規則十分繁瑣,除周流水獎勵外,還有日流水獎勵、日沖單獎勵、周沖單獎勵、時段沖單獎勵等。
高毅表示,直營司機的獎勵規則經常變,“平均兩周就要改一次,現在的獎勵政策和去年9月入職比,縮水了一半以上。”
T3要做什么?
在滴滴之后,網約車市場重新迎來洗牌機會,T3出行和曹操出行被視為最有實力的競爭者。
在這個檔口,更大更強的市場規模和運力水平,成為決勝的關鍵。
轉成租車模式提升司機工作積極性?
11月25日,T3出行租車司機孫銘(化名)認為,自營模式下,司機有底薪保底,跑起來不像租車司機那么有沖勁,T3的利潤就低。“T3成立之初,在不同城市就設置了不同的運營模式。比如在南京、重慶就是自營模式,所有司機按規定每天需要出車多長時間,拿工資、有社保。”孫銘介紹道,“有些城市,一開始就是租車模式,司機按月交租金,然后在平臺接單,跑多少拿多少,平臺抽成。”
“轉成租車模式后,司機和公司就只是合作關系,不再是雇傭關系了。像我們這種租車司機,是沒有勞務合同的。”孫銘補充道。孫銘向紅星資本局發來兩張合同截圖,一張是與南京領行簽署的《網約車司機合作協議》,一張是和某運營公司簽署的《車輛租賃合同》。孫銘說,“三家運營公司負責招司機,三家租賃公司負責車輛租賃,而T3本身是不負責車輛日常運維和租賃的。”
11月26日,T3出行對紅星資本局表示,“結合網約車行業發展趨勢,我們鼓勵司機師傅從自營轉為租賃車輛,不存在強制轉換行為,進一步提升司機師傅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
開放司機帶車加盟開始布局C2C模式了?
近期T3出行開始允許司機帶車加盟。“帶車加盟很好理解,就是司機自己有車,只在T3的平臺上接單而已。”11月25日,另一位T3出行租車司機陳斌(化名)對紅星資本局說。
“不過加盟司機只能接到快享訂單,而租車司機可以接到快享+惠享訂單。”陳斌補充道。“而且加盟司機的抽成比我們高,他們是22%的抽成,我們租車的是20%。”
此前,由于背靠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央企,T3出行在入局網約車市場時主打B2C(商對客電子商務模式)模式,此次引入外部車輛入駐平臺,是否意味著T3出行開始布局C2C(個人與個人之間的電子商務)模式了?
對此,T3出行回復紅星資本局稱,經過兩年多的運營實踐,我們對于合規運力管理能力逐步成熟,已經具備有效管理社會合規運力的能力。同時,許多合規的網約車司機也希望加入優質出行平臺,為更多用戶服務。
據媒體報道,今年3月,T3出行CEO崔大勇表示,為在2021年底實現全業務線日均訂單達到300萬單的目標,T3出行將采用多種合作推進方式,在自持車輛的同時,推進合作伙伴帶車加盟。
2年多融資近130億元想做第二個滴滴?
和300萬單目標“齊頭并進”的,還有T3出行的融資速度。10月26日,T3出行在北京舉辦發布會,宣布完成A輪融資,金額達77億元,由中信聯合體領投,應通科技、同程旅游、鴻為資本和德載厚資本跟投。該筆融資超過了曹操出行今年9月份獲得的38億元B輪融資,成為自2018年以來網約車企業獲得的國內最大額度單筆融資。加上2019年4月份獲得的50億元融資,T3出行在成立2年多的時間里融資總額已接近130億元。
業內認為,在滴滴之后,網約車市場重新迎來洗牌機會,T3出行和曹操出行被視為最有實力的競爭者。今年7月以來,兩平臺MAU(月活用戶)增速均大幅提升,截至三季度末,曹操出行MAU已達1101.5萬,T3出行為986.7萬。到今年9月30日,T3出行日訂單峰值首次突破200萬單,與其今年二季度日訂單峰值相比,環比增幅超過100%。
在這個檔口,更大更強的市場規模和運力水平,成為決勝的關鍵。
相較輕資產的C2C模式而言,B2C的直營模式雖然更便于管理,但重資產下不便快速擴張。成本和增長的雙重壓力下,T3和曹操都開放了加盟模式,允許引入外部車輛入駐平臺。
“現在的T3,和滴滴差不多!”陳斌這樣形容。
差異化競爭優勢是否被削弱?
靠著“標準化”“統一化”“國家隊”“高合規”的差異化戰略,T3出行迅速打開了網約車市場。紅星資本局此前報道,在T3出行的標準化服務中,T3為乘客提供統一的車輛、統一的logo噴漆、統一的司機服裝、統一的導航、以及統一的多攝像頭監控。那如今T3引入加盟模式,是否會削弱這一差異化競爭優勢呢?
T3出行回復紅星資本局稱,“引入部分社會合規運力,并不會對標準化服務等優勢造成影響。我們對B端運營商進行嚴格管理,執行統一的服務標準,保障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我們還在推進新加入司機的培訓工作,確保服務規范落實到位。”
然而,長期以來,網約車市場的規模和合規問題就如同硬幣的兩面,難以兼顧。當T3選擇了“滴滴式”招攬司機后,在獲得規模收益的同時,就必然要面對和需要解決滴滴曾經遇到的合規問題。
9月1日,交通運輸部會同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對T3出行等11家網約車平臺進行聯合約談,約談指出,近期,部分平臺公司通過多種營銷手段,惡性競爭,并招募或誘導未取得許可的駕駛員和車輛“帶車加盟”,開展非法營運,擾亂公平競爭市場秩序,影響行業安全穩定,損害司乘人員合法權益。要求各平臺停止惡性競爭、自查違規行為。
根據交通運輸部數據,9月份T3出行訂單量較上月增加37.6%;接單車輛合規率為82.9%,較上月增長1.5%;但接單駕駛員合規率僅為44.2%,較上月驟降31.6%。9月訂單量超過30萬單的網約車平臺共16家,其中T3接單駕駛員合規率不僅是最低,也是下降最快的。
究竟如何落實對供給側司機的有效監管,T3出行回復紅星資本局稱,“首先,無論是哪種模式的司機,我們都會進行嚴格管理,執行統一的服務標準,保障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我們還在推進新加入司機的培訓工作,確保服務規范落實到位;其次,自上線以來,T3出行APP就完備了行程錄音等功能,不斷完善對司機服務的監管。”
T3方面表示,當前網約車行業的競爭邏輯已經從此前的“燒錢模式”轉變為以安全、合規為導向的經營模式。補貼是平臺進入新市場后進行拉新的必要手段,但長遠來看,乘客端的補貼會逐漸失去作用,合規運營才是市場競爭核心。目前,T3出行是前五大網約車平臺中訂單合規率最高的平臺。未來將通過嘗試會員制的方式,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
很顯然,T3所說的,和T3所做的,不太一樣。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俞瑤謝雨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