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宿豫區年均游客接待量達300萬人次

來源:宿遷網2021-10-13 15:47:09

金秋十月,秋風送爽。10月12日上午,以“唱響白鹿漁歌·逐夢詩意杉荷”為主題的2021“蘇韻鄉情”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宿遷)專場推介暨京東(宿遷)全國鄉村振興示范基地揭牌在宿北大戰紅色教育中心廣場啟動。宿豫投資近7億元的4個重點農旅融合項目現場簽約。

記者了解到,本次活動既有主題創意農園的授牌,也有休閑旅游農業路線的推介,對集聚鄉村人氣、推動富民增收、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具有重大促進作用。

活動現場,集中觀看宿豫區鄉村休閑旅游宣傳片,相關領導推薦宿豫區休閑農業精品旅游線路,推介全省“一園兩基地”典型,舉辦宿豫區重大農旅融合項目簽約,“京東(宿遷)鄉村振興學堂”揭牌,對“宿有千香”十佳主題創意農園授牌?;顒蝇F場還舉行了豐富多彩的文藝表演和宿豫名特優農產品品鑒。專場推介結束后,嘉賓實地觀摩宿豫農旅項目,先后參觀宿北大戰遺址公園、袁家村·宿遷印象、小河西民宿及淮北江南展陳館、雙河里特色田園鄉村和京東二期等重點項目。

宿豫是宿遷中心城市“一體兩翼”的東翼,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素有宿遷“浦東”的美譽。宿豫立足全域旅游資源稟賦,堅持鄉村旅游與農業產業發展同頻共振,推進農旅深度融合,變“農田”為“花園”,變“農產品”為“商品”,變鄉村為景區。特別是近年來,宿豫區按照“片區集成、線上聯動、點上突破”思路,推動農業發展不斷邁向特色化、精品化、融合化,一片一核打造農旅融合、鄉村振興、康養食材三大示范片區。以精深加工型肉禽、標準化果蔬、優質稻米三大農業主導產業+休閑觀光農業的“3+1”產業發展體系,以現代農業為基,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美麗田園為韻,以創新創造為徑,同步推進“優居強村興產富民”,打造曹集石榴和金銀花、順河梨園、陸集蘆蒿、仰化藕蝦、新莊果蔬、丁嘴金菜、大興瓜蔞、關廟獼猴桃等9個觀光特色產業園。因地制宜融入觀光、采摘、體驗、康養、文化等元素,完善旅游接待設施,打造“五朵金花”“宿豫新八景”等休閑觀光農業景點、景區92個,形成幸福大道、六塘河生態富民廊道、順興線、省道268等4條休閑觀光農業產業帶。2017年獲批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已創成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五星級示范點2個。大力實施特色產業集群培育、“雙10共進”發展戰略,全區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連續五年快于全省,連續三年獲得宿遷市目標考核一等獎,在全省高質量發展考核中榮獲“人民生活高質量”爭先進位獎。

截至目前,宿豫區共創成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五星級示范點2個(梨園灣、杉荷園),近郊賞景采摘一日游(運河灣→梨園灣→農園→杉荷園)獲評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精品景點線路,四季探尋遺跡生態休閑二日游(水利遺址公園→宿北大戰遺址公園→來龍古寺→杉荷園→梨園灣→筑夢小鎮)獲批江蘇省100條休閑旅游農業精品線路,順河街道林苗圃、新莊鎮朱瓦村獲評江蘇“最美鄉村”,創成全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區。全區年均游客接待量達300萬人次,直接從業人員達2.3萬余人,其中,農民1.8萬余人,農旅融合發展成為美麗鄉村建設新的亮點,也成為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 孫軍賢 )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