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醫院接受心臟手術治療的陳先生,感受到了醫用耗材降價的實惠。這次手術,陳先生放了3個冠狀動脈血管支架,其中一個為美敦力支架,國家醫保集采前價格是19250元,醫保集采后降價到648元,降幅達到96.6%,另兩個為上海微創支架,從9340元降價到590元,降幅達到93.7%。陳先生的手術,光是在支架耗材一項上就節省了36102元,其中,醫保基金節約了2萬多元,個人少花了1.5萬元。
隨著南京醫用耗材(藥品)治理改革的持續深入推進,小到幾元錢的留置針、輸液管,大到上萬元的心臟起搏器和支架等醫用耗材,從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等的常用藥、慢性病用藥,到抗腫瘤和罕見病的重大疾病藥品,都大幅降低了采購價格。這兩年,南京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看病負擔在減輕。
作為全國、全省醫用耗材(藥品)治理改革的“先行軍”,我市強化組織推進機制,成立由14個部門組成的醫用耗材集中采購工作領導小組。市醫保局全力推進醫用耗材、藥品治理改革,在價格談判、陽光監管平臺建設運行方面始終走在最前列。近期,《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簡報》(第144期)專題刊發《南京市推進醫用耗材改革取得積極成效》,肯定南京改革經驗。
采購耗材和藥品累計節約約36億元
為推進醫用耗材(藥品)治理改革,增加集中招采的市場容量和競爭規格,早在2019年,市醫保局就組織醫療機構成立醫用耗材集中采購聯盟,并和淮安、泰州組建城市聯盟,通過招采合一、量價掛鉤,采取醫保預付貨款、醫院確保使用、全流程監管等綜合手段,進一步擠壓醫用耗材和藥品虛高價格水分。
兩年多來,我市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集中采購結果,組織開展醫用耗材集中采購,探索出高值耗材單個產品談判、普通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單個企業全產品整體談判和最低價對接談判4種方式,共涉及253個品規藥品、8793個品種耗材。截至2021年8月底,實際節約采購金額約36億元,談判次數、成效均居全國前列。
采購價格的降低,不僅減輕了患者的就醫負擔,也大大節省了醫?;稹;鹗∠聛淼腻X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可擴大支付范圍,提高基金支付比例等,從而改善參保人的待遇,最終同樣讓老百姓看病少花錢。
全流程納入監管,自動生成異常預警
2019年,市醫保局率先在國內建成并上線運行醫用耗材(藥品)陽光監管平臺。平臺聚焦“減負”和“反腐”兩個目標,具有監控醫療機構醫用耗材采購使用、配送企業供應保障、醫保基金合理使用、集中結算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五大功能,對醫用耗材“招標、采購、配送、結算、使用、支付”六個環節全流程監管,達到降低醫用耗材價格,凈化行業生態的效果。
陽光監管平臺對醫院、醫生、生產供應企業三類重點監管對象研究制定91條監控規則,全天候監測異常數據;設置“五率”執行情況監測通報機制,建立供應服務企業協議管理機制,規范企業行為,保障醫療機構臨床使用需求,實現三方共贏。醫院方面,收到的產品、接受的配送服務更加規范;企業解決了回款慢問題,有更多的動力開發新醫藥產品,滿足患者看病需求;對百姓來說,則得到了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構建“醫保高鐵”,凝聚“三醫”合力
今年7月,在陽光監管平臺運行兩周年之際,市醫保局遵循共建共享共治理念,依托“我的南京”APP,開發上線陽光監管平臺2.0版本——手機“醫保高鐵”,實現“縱向對標、橫向可比”,為大醫保領域的院長、醫生、藥企經理、醫保工作人員提供自我提升、自我管理、自我凈化、自我監督的新抓手,為“三醫聯動”創新發展注入新活力。
目前,“醫保高鐵”累計開通近2.5萬人,使用近6萬人次,三級醫療機構開通率100%。記者從省中醫院了解到,目前該院所有的醫生都已經上線“醫保高鐵”,為醫院提供優化診療路徑、提高管理效益的精準可視化管理服務。(蔣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