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這筆資金,減輕了我入學后的很大壓力。我將努力完成學業,成長成才,回報社會。”今年剛考上南京師范大學的曉黃(化名)拿到了由團市委、市委市級機關工委提供的“圓夢行動”愛心助學款。
包括曉黃在內,今年全市共有27名學子分別獲得5000元的愛心助學款,幫助他們順利邁入大學校園。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將非南京戶籍且在南京讀書高考的畢業生納入關愛范圍。
曉黃是我市今年的高考生,考了583分。“得知高考成績時,十分高興,但又因學費而苦惱。”曉黃說,父母常年在南京打工,為了給她和弟弟妹妹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就把兄妹三人從蘇北農村都帶到南京求學,一家5口擠在浦口一間出租屋里。為了減輕家里負擔,她就利用暑假找了一些兼職來改善拮據的家境。
同是此次“圓夢行動”的資助對象,小婷(化名)來自河南,今年高考以總分487分的成績被江蘇大學無錫機電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錄取。江北新區團組織通過摸排了解到,小婷的爺爺奶奶常年身體不好,無法從事勞作,到了小婷父母這一輩,由于家中底子薄,辛辛苦苦一輩子也沒攢多少錢,反而身體經不住長年累月的勞作早早種下病根。后來小婷的哥哥通過發奮學習,離開了貧困的大山,同時還將妹妹帶來了南京。小婷坦言,為了不給哥哥以及家里人增添壓力,暑期一直在新街口打工賺取大學學費和生活費。
記者獲悉,今年的“圓夢行動”擴大了關愛覆蓋面,我市各區團組織遵循“應幫盡幫,能幫盡幫”的原則,對轄區內貧困家庭高三畢業生逐戶摸排,在優先低保戶、原建檔立卡戶、特困職工家庭、事實孤兒等四類人群的基礎上,把因意外事故、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情況致生活困難家庭的學生納入幫扶范圍,并首次將非南京戶籍且在南京讀書高考的畢業生納入關愛范圍。
不僅如此,今年審核把關更加嚴格,力求把關愛落到最有需求的貧困學子身上。在收到申報的候選人材料后,團市委進行了嚴格審核,對候選人的個人信息、家庭情況、高考錄取信息等各項材料進行面對面核對審查,對于安徽、河南等外地戶口的候選人,團市委跨省聯絡所在地團組織,找到學生所在的社區、街道、民政部門去核實家庭情況。經過街道(鄉鎮)、區、市三級公示,最終確立了27名資助對象。
據悉,南京市希望工程“圓夢行動”自2005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了17年,累計籌集資金1000余萬元,幫助3000余名家庭貧困學子圓了大學夢。與此同時,團市委還發動社會力量參與,借助今年的騰訊99公益日活動,開展“我要上大學”網絡公益募捐,為持續開展“圓夢行動”營造良好氛圍。(余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