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懷化市辰溪縣錦濱鎮田家垅村,種糧大戶張賢清種的500畝再生稻長勢喜人。9月9日,張賢清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再生稻長得好,是黃主任指導得好。第一季畝產600公斤左右,第二季畝產不會低于200公斤。8元1公斤的再生稻米,商販搶著預訂。”
張賢清說的“黃主任”叫黃世聰,是辰溪縣農業農村局的一名農技推廣研究員,也是辰溪縣科技專家服務團成員。2017年底,辰溪縣成立科技專家服務團,利用科技人員的專業優勢,更好發揮科技在脫貧致富、鄉村振興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辰溪縣科技專家服務團成員共有86人。他們采取“關鍵季節常駐村、農民需求常到村、產業發展常聯村”的幫扶方式,圍繞培育壯大主導特色產業,開展油茶、藥材、茶葉、稻田綜合種養等農業生產技術指導和技能培訓。去年來,共開展科技服務400余次,舉辦實用技術培訓180場次,推廣再生稻、辣椒再生、黃桃避雨栽培等新技術20多項,受益農民1.3萬人次。科技專家服務團成員深受農民歡迎,被譽為農民致富的“智多星”。
“科技專家服務團技術員朱小懷,在我村推廣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既種水稻,又養稻花魚,效益大幅提高。”安坪鎮九巖坪村民張金明說,今年僅稻花魚就賣了6000多元。稻田綜合種養是近年來辰溪重點打造的支柱產業,“稻+魚”模式也是科技專家服務團重點服務、推廣的實用技術,3年來,共辦班110多期,培訓9300余人次,培育大戶226戶,覆蓋23個鄉鎮272個村,取得了“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穩糧增魚、糧魚雙贏”的效果。(李夏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