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提出了具體工作目標:2021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529個,涉及居民5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2025年,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省住建廳解讀了《意見》。
對有條件加裝電梯的,應當納入改造內容
數據顯示,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構成復雜,主要包括公有住房(含房改房)、單位集資房、拆遷安置房、政策性保障住房、商品房等。經摸排,全省2000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共2.01萬個,涉及居民約260萬戶。
《意見》要求,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根據需要可適當將2001年至2005年底前建成的小區納入改造范圍但不得超過限定的比例,具體比例限值根據國家年度計劃申報要求確定。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所屬城鎮老舊小區按屬地原則納入地方改造規劃和計劃統一組織實施。已納入城鎮棚戶區改造計劃,擬通過拆除新建(改建、擴建、翻建)方式實施改造的棚戶區(居民住房),不得納入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嚴禁借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之名變相搞房地產開發。
根據網站發布的《湖南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清單》,改造內容分為基礎類、完善類、提升類。基礎類改造內容有:違章建筑,房屋公共部分修繕(涉及安全及基本功能),供排水設施,供電設施及管線設施,通信及安防設施,道路設施,供氣設施,環衛設施,照明設施,圍墻大門,消防設施,電梯和適老、無障礙設施等。完善類改造內容有:房屋公共部分修繕(不涉及安全和基本功能)、道路和停車設施、便民設施、環境景觀整治、建筑節能改造。提升類改造內容有:立面整治、服務設施、智慧管理、特色風貌。《意見》要求,對基礎類改造內容,堅持應改盡改。對有條件加裝電梯的,應當納入改造內容。各市州、縣市區要結合實際,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標準。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同步開展綠色社區創建。
省住建廳解讀《意見》時介紹,結合我省實際,將加裝電梯、增設無障礙設施、拆除違建等國家作為完善類的內容列入我省基礎類改造內容。
因地制宜地確定改造方式,合理共擔改造資金
《意見》要求,摸清城鎮老舊小區及其周邊基本情況、群眾改造意愿和籌資能力等,建立本地區城鎮老舊小區臺賬,確保調查數據真實、完整、準確。要編制改造規劃并建立項目庫。《意見》要求,各地在推進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質的總體框架下編制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規劃,區分輕重緩急,高質量地建立近三年滾動項目庫。制訂年度計劃。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不盲目舉債鋪攤子。對主動拆除違章建筑并就居民出資方案、讓渡公共收益、改造后長效管理方式等達成一致的小區,優先納入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意見》提出,各地因地制宜地確定改造方式,有條件的小(片)區應優先實施片區化改造。各地科學劃定改造實施單元,“一區一策”制定改造方案。改造方案應征得居民同意,有條件的小區應引導潛在社會資本方、存量資源產權單位、物業服務企業、金融機構等參與編制。市縣要對改造方案嚴格審核把關。
《意見》還提出,加強施工和驗收管理,減少施工擾民,確保施工質量和安全。建設單位組織項目竣工驗收時,根據需要邀請街道、社區及居民代表參加。實施全過程信息化監管,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建立全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管理信息系統,構建上下聯動、分級負責的全過程信息化監管體系。建立長效機制,引導居民制定管理規約、議事規則,共同做好改造后小區物業管理。強化電梯運行使用的安全監管。
《意見》強調,要合理共擔改造資金。按照“誰受益,誰出資”的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等方式落實。省級財政安排資金支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各級政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統籌涉及住宅小區的各類資金用于改造,支持符合條件的改造項目發行政府專項債券。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按照“保基本”的原則,重點支持基礎類改造內容。鼓勵改造實施運營主體采取市場化方式進行債券融資,政策性銀行和商業銀行加大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依法合規提供信貸支持。鼓勵原產權單位、明確公房產權單位、引導專業經營單位出資參與改造。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參與改造及后續運營管理。按照有關規定落實稅費減免。
簡化流程,全面實行部門聯審、一網通辦和聯合驗收
《意見》指出要完善配套政策。聚焦我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圍繞審批提速、標準完善、規劃引領、存量資源盤活等給予政策支持。優化審批方面,結合舊改項目的特點簡化流程,分類施策。全面實行部門聯審、一網通辦和聯合驗收。完善標準體系方面,強調既要因地制宜,又要有據可依。要求各地制定技術細則,對按傳統方式無法解決的技術性問題,鼓勵采用新技術、新產品、新方法解決;對涉及日照影響,占用綠地的,在程序到位、居民意見一致的基礎上“一事一議”。規劃支持政策方面,在不違反強制性要求、征得居民同意、依法完善手續的前提下,允許調整容積率、建筑密度、高度等規劃指標,進行必要的新、改、擴建和功能轉換。土地支持政策方面,引導集約利用小區存量用地和房屋資源。零星地可協議出讓;空地、騰退地用于加裝電梯和建設公共設施的,不增收土地價款;涉及加層、擴面的,可分類辦產權;對利用機關、企事業單位閑置房屋建設公共服務設施的,允許先行建設和使用,可暫不辦理土地變性、權屬變更等手續。
《意見》要求強化組織保障。一是加強統籌協調,明確省級層面建立統籌協調工作機制,市縣人民政府要落實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抓。二是明確部門職責,形成工作合力。三是堅持共同締造理念,搭建溝通議事平臺,充分發揮基層和群眾參與監督作用。積極推動設計師、工程師進社區。四是廣泛宣傳引導,形成社會各界支持、群眾積極參與的濃厚氛圍。(王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