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消息,4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60.8萬輛,同比增長12.4%。其中,4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16.3萬輛,同比增長192.8%,環比3月下降12.0%。4月新能源乘用車市場多元化發力,大集團新能源表現分化加劇,上汽、廣汽表現相對較強。批發銷量突破萬輛的企業有上汽通用五菱30602輛、特斯拉中國25845輛,比亞迪25450輛,上汽乘用車13004輛。
乘聯會表示,5月有19個工作日,較去年同期持平,但芯片缺貨影響干擾了廠商排產,不利于零售增量。雖然受到芯片短缺的影響,1至4月車市價格促銷基本穩定,個別車型的缺貨漲價現象并不明顯。
結合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銷量數據來看,開源證券分析指出,目前國內市場已逐步從依賴補貼朝市場化方向過渡,除了特斯拉、造車新勢力、比亞迪等嶄露頭角外,第三方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提供商(例如華為)助力傳統整車廠打造多款智能電動車型。預計2021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45.8萬輛,實現同比79.9%的增幅。
民生證券認為,中長期角度看,預計未來五至十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持續高增長,行業成長空間巨大。開源證券分析稱,2021年將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大年,預計2021年、2022年全球新能源車銷量分別為523.0萬輛和697.3萬輛,同比分別增加67.4%和33.3%。長期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必備的元素(碳酸鋰)、元器件(電池、熱管理)和創新驅動的企業將受益于行業增長。中期看,壁壘較高的環節(例如隔膜)龍頭公司有望維持較高的議價權。短期看,一方面,由于行業景氣度向好,供需階段性緊張的環節將獲取超額利潤;另一方面,技術實力提升實現客戶結構優化的二線公司將具備較好的業績彈性。
(記者 高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