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大幅回升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1-03-16 09:52:13

3月15日,國新辦舉行2021年1月份至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在會上介紹,1月份至2月份國民經濟保持恢復性增長,積極因素繼續增多。各地區各部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工業和出口較快增長,投資和消費穩步恢復,就業和物價總體穩定,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從同比數據看,受2020年同期基數較低等因素影響,主要指標同比增速較高,扣除基數影響,主要指標增勢平穩,宏觀指標處于合理區間。

從具體數據來看,1月份至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5.1%,比2019年同期增長16.9%,兩年平均增長8.1%,為近年來同期較高水平。前兩個月,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31.1%,比2019年前兩個月增長14.1%,兩年平均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737億元,同比增長33.8%,比2019年前兩個月增長6.4%,兩年平均增長3.2%。今年1月份至2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5236億元,同比增長35.0%,比2019年同期增長3.5%,兩年平均增速為1.7%。

同時,從數據可以看出,貨物進出口增勢明顯,貿易結構繼續改善。1月份至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54418億元,同比增長32.2%。其中,出口30588億元,增長50.1%;進口23830億元,增長14.5%。進出口相抵,貿易順差6759億元。城鎮調查失業率同比回落,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48萬人。1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4%。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5%,比上年同期回落0.7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下降0.3%。分類別看,食品煙酒價格同比上漲0.9%,衣著下降0.3%,居住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1%,交通通信下降3.3%,教育文化娛樂上漲0.3%,醫療保健上漲0.4%,其他用品及服務下降0.9%。

從數據來看,今年1月份至2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均出現大幅回升,劉愛華表示,同比指標呈現大幅增長是經濟因素、政策因素和基數效應共同作用的結果。

首先,支撐經濟穩定恢復的因素持續顯現。去年二季度以來,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效持續顯現,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二是外部需求有所改善。今年以來世界經濟緩慢復蘇,主要經濟體的制造業景氣度回升,帶動我國出口快速增長。

三是就地過年對工業生產起到提振作用。今年春節多地倡導就地過年,不少地方出臺了相關政策,對留崗工作人員給予經濟補償,企業開工和項目施工的時間明顯延長,員工到崗的情況也是好于往年,支撐了工業生產等指標回升。

四是上年同期基數跌落影響較大。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沖擊影響,主要指標同比增速都出現大幅度下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去年前兩個月下降13.5%,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13%,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2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20.5%,這些數據由于原來基數的大幅度下降,而顯著抬高了今年1月份至2月份的同比增速。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對記者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國內生產總值要增長6%以上。由于去年基數較低,加上國內經濟穩步恢復,預計今年完成增長目標難度不大。下一階段,要繼續大力提振內需,鞏固經濟復蘇基礎,提升風險抵御能力。強化就業優先政策,保障重點群體就業,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提升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繼續調動各類資金,用好專項債,加大對“兩新一重”等的支持力度,擴大有效投資。宏觀政策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用好減稅降費、直達政策、結構性政策等繼續為市場主體紓困,進一步加大對薄弱環節的補短板力度,前瞻性做好應對各種內外部風險的準備,促進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記者 蘇詩鈺)

關鍵詞: 主要經濟指標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