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鄉村建設要“抓好硬件” 加大清潔能源布局

來源:中國網財經2021-03-12 09:01:12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從脫貧之日起設立5年過渡期,逐步實現由集中支持脫貧攻堅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平穩過渡。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兩會期間,鄉村振興亦成為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話題。對于接下來的工作該怎么干?多位代表委員建言獻策,共同勾勒“鄉村振興”藍圖。

鄉村建設要“抓好硬件” 加大清潔能源布局

2020年,我國推進鄉村振興,鄉村建設穩步展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但是目前來看,農村基礎設施很多只是到了行政村,村以下到戶還有不少短板、弱項。

對此,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表示,今年鄉村建設將主要從“建好硬件”、“抓好軟件”下手,“硬件”主要指的是水電路氣訊,主要倡導和推動向村去覆蓋、向戶去延伸。尤其是推動那些既有利于生活方便、又有利于生產條件改善的設施建設。軟件主要是社會服務和鄉村治理。力求讓農村的上學條件、醫療條件、養老條件更好一點,保障水平更高一點。

全國人大代表、明陽集團董事長張傳衛也同樣在“硬件”方面提出了建議。他認為我國鄉村能源結構和供應體系仍以化石能源為主,難以支撐鄉村振興建設和快速發展,同時也給美麗鄉村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同時用電成本已成為農民生活和農產品深開發、鄉村經濟包括工業生產的最重要成本。但當前的農村電價,還是給農民們形成了一定的經濟壓力。

因此,張傳衛建議,風、光能源應該成為農村鼓勵和加大加快開發的清潔能源,成為鄉村振興的主體能源。同時,鄉村新能源布局要盡量就近建設,減少長途輸送。

產業發展應擺在鄉村振興突出位置 “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成關鍵詞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扎實推進農村改革和鄉村建設,加快發展鄉村產業,壯大縣域經濟,拓寬農民就業渠道。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表示,促進產業發展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重要內容。全國人大代表、吉林敖東董事長李秀林也提到,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

“鄉村產業”如何興旺?“數字化”、“工業互聯網”等成代表委員們建言獻策的關鍵詞。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認為,工業互聯網與農業的融合應用,加快數字農業發展,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他建議,一是建設基于工業互聯網的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中心,夯實數字農業發展基礎。加快5G、千兆光纖、衛星4G等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在部分有條件、有需求的農村地區布設,滿足農業的數字化需求。二是推動工業互聯網在農業生產領域全面滲透。三是利用工業互聯網提升農業產業鏈數字化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晨光生物董事長盧慶國則建議國家應大力支持和鼓勵現代化科技企業“下鄉”參與到鄉村振興工作中來,使現代化科學技術帶來的產業增值效應與增加農民收入、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等相輔相成,實現企業、農民、農村多贏;將科技成果運用到農業農村相關產業,實現生態循環農業以及鄉村產業綠色、創新發展,讓農民有活干有錢賺,同時環境得到保護,開啟城鄉融合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建議引導互聯網科技與智慧農業“同頻共振”,加快推動農業生產數字化。同時,他認為,應該大力吸引并培育信息時代“新農人”,激發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無論是脫貧攻堅,還是鄉村振興,都將產業發展擺在突出位置。但由于農業設施投入大,回收期長,盈利薄等原因,多數鎮、村規模性特色產業難以形成。對此,要聚焦優勢產業,重點扶持一批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區域農業產業品牌。”趙皖平說。

(記者 王晨曦)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