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中國制造業已完成從追趕者到并跑者的轉變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1-03-08 09:09:44

3月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在第二場“委員通道”上,多位委員表示,中國制造業在一些方面仍然“大而不強”,主要體現在軟實力上,要抓住“十四五”時期的機會,迅速補上短板。

全國政協常委、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斯澤夫表示,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制造業已完成從追趕者到并跑者的轉變,連續11年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工程機械、發電設備等領域都位居世界前列。以哈電集團為例,成立70年來共創造了215項中國第一,并且大踏步走出國門,與世界上大的公司開展同臺競技。

同時,斯澤夫表示,中國制造業在一些方面仍然“大而不強”,主要體現在軟實力不如人。特別是在制造業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產品質量和品牌、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等方面,尤其是盈利能力不如人。

對此,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研究員周玉梅也表示,跟世界先進技術相比,我們還存在差距,更需要加大投入力度。

以集成電路領域為例,周玉梅表示,過去15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產品研發等領域都得到了快速推進,產業也得到了全面的部署。目前,自主芯片已經在北斗衛星、超級計算機還有其他應用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芯片制造企業、芯片封裝企業已進入全球同行業前十。

但集成電路產業又是一個人才、資金、技術高度密集的產業,是按照摩爾定律快速迭代并參與全球化競爭的產業。“集成電路產業對一個國家至關重要,它關乎現在也影響未來。我們的芯片從無到有,從有到成,不斷前進,但我們目前與世界先進技術相比還有差距,要下大力氣去突破關鍵問題和‘卡脖子’問題。”周玉梅表示。

“我們已經在制造業強國的路上走了很遠,只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就一定能夠到達理想的目的地。”斯澤夫說,未來將緊緊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開展創新驅動,抓住“十四五”時期的機遇,迅速補上短板。

(記者 李志勇 王璐)

關鍵詞: 中國制造業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