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1年1月14日(星期四)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介紹2020年全年進出口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記者:在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的情況下,我國外貿依然保持了正增長,您覺得主要原因是什么?對去年全年我國外貿的整體表現,您如何評價?最后一個問題,對2021年我國外貿的走勢您如何判斷和預測呢?請您為我們大家作一下解讀。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 李魁文: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穩外貿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運轉,穩住國際市場份額。去年一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國內外嚴峻復雜的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沖擊,我國外貿進出口明顯好于預期,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的強大韌性和綜合競爭力。可以說,既實現了穩定增長,也實現了質量提升。
“穩定增長”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進出口規模和國際市場份額再創歷史新高。2020年,我國外貿經歷了一季度大幅震蕩后快速回穩,進出口規模逐季攀升,全年進出口總值超過32萬億元,創歷史新高。這是在全球貿易大幅萎縮的情況下實現的,外貿逆勢增長推動了我國國際市場份額也創了歷史新高。剛才我也說過,根據WTO公布的月度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數據測算,2020年前10個月,我國進出口、出口、進口國際市場份額分別達到了12.8%、14.2%和11.5%,這比歷史最高值分別大幅提升了0.8、0.4和0.7個百分點,我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的地位更加鞏固。
二是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推動了出口較快增長。我國疫情防控有力有效,穩步推動復工復產,去年4月份出口就實現了“止跌回升”,并連續9個月保持了增長態勢。全球對防疫物資和“宅經濟”產品的需求大增,我國出口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醫療器械、藥品合計增長了3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9個百分點。我國出口的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家用電器合計增長了22.1%,拉動整體出口增長1.3個百分點。這些出口商品既保障了全球防疫物資的需要,也滿足了世界人民在疫情期間的居家工作和消費需求。
三是我國國內超大規模市場為擴大進口提供了有力支撐。在疫情影響下,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更加明顯,進口需求穩定。2020年,我國原油、金屬礦砂等資源型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7.3%和7%,糧食、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量分別增加了28%和60.4%。
以上是穩定增長體現的三個方面。
“質量提升”也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一是外貿結構進一步優化。2020年,我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比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高了9.2個百分點,成為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長的重要拉動力量。一般貿易進出口占比持續提升,2020年,一般貿易進出口比例比2019年提升了0.9個百分點。外貿區域發展更加平衡,中西部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取得新進展,2020年中西部地區外貿進出口增長了11%,占比較2019年提升了1.4個百分點,達到17.5%。
二是外貿發展動能進一步增強。外貿新業態蓬勃發展,全年跨境電商進出口1.69萬億元,增長了31.1%,市場采購出口增長了25.2%。中歐班列全年開行了1.24萬列,發送113.5萬標準箱,同比分別增長了50%和56%,綜合重箱率達到了98.4%。
三是高水平開放平臺帶動作用明顯。全年綜合保稅區進出口增長17.4%,自由貿易試驗區進出口增長10.7%,海南自由貿易港免稅品進口增長了80.5%。
以上是我對去年全年外貿進出口表現的評價。
關于今年的外貿形勢展望。我認為,世界經濟有望復蘇帶動貿易增長,國內經濟恢復平穩增長也給外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我國的外貿發展依然面臨困難和挑戰。我相信,隨著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形成,高水平對外開放不斷推進,新的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不斷形成,2021年我國外貿進出口規模有望保持增長,外貿高質量發展有望取得新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