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人身保險業務規模已頗為可觀,但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黃洪16日在北京稱,該市場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仍有潛力可挖。
黃洪在當天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達了這一觀點。
他介紹說,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保險市場,現有90家人身險法人機構。今年1-11月,中國人身險保費收入3.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占保險業的74.1%,同比增長7.4%;人身險公司總資產近20萬億元,占保險業的85.5%。根據最新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名單,中國有10家保險公司上榜,包括含香港、臺灣地區。
但黃洪同時指出,這并不意味著中國人身保險已進入較高發展階段,實現了高質量發展目標。衡量一個市場的發展階段,應從多方面綜合分析。
一是滲透率。中國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分別只有4.3%和430美元,在全球排名第38位和第46位,不僅遠低于發達國家保險市場水平,也低于全球保險業平均水平。
二是市場需求。盡管近年來中國民眾對保險產品需求大幅提升,但保險仍未成為人們生活必需品。目前中國僅有五分之一的人擁有長期壽險保單,與發達國家差距較大。
三是供給。目前商業保險產品數量雖不少,但產品形態較為單一,同質化產品較多,產品本身吸引力不夠,與民眾需求仍有較大距離。
四是市場競爭狀況。中國人身保險尚未形成充分競爭市場格局。從保費收入來看,前5家公司保費收入占市場一半,前10家公司市場份額占市場近七成,仍屬寡頭壟斷格局。
五是經營管理水平。與國外發達國家保險公司相比,中國公司經營管理水平還有較大差距。今年11月末,31家中小人身保險公司還處于虧損狀態,占機構數量的34%。
綜上所述,黃洪表示,中國人身保險雖然總量位居世界第二,但該市場仍處于初級發展階段。“初級發展階段最大的優勢是市場潛力大,因此我認為中國人身保險是全球潛力最大的市場,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記者 王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