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近年來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

來源:中央電視臺2020-11-02 09:10:51

10月30日,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會上,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韓文秀介紹,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和其他的大國經濟是一樣的,國內供給和國內需求對于經濟循環起到主要的支撐作用。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中國經濟的再平衡已經取得了顯著進展。外貿依存度,也就是外貿進出口總額與GDP的比例,由過去的60%以上下降到目前30%多一點。所以,經濟增長越來越多依靠國內消費和投資。

韓文秀還表示,近年來,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多保持在90%以上,有的年份超過100%。國內大循環的動能明顯增強。提出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們黨對經濟發展客觀規律的正確把握和實踐運用。是主動作為,不是被動應對,是長期戰略,不是權宜之計。

韓文秀稱,新發展格局強調的是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國內經濟的單循環。國內循環也是建立在國內統一大市場基礎上的大循環,不是每個地方都搞自我小循環,不是說層層要搞省內循環、市內循環、縣內循環。

韓文秀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要深入參與國際循環,這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要在更高水平上擴大對外開放,擴大外資企業的市場準入,更好地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市場是全球的稀缺資源,我們要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依托國內強大市場,使我國成為吸引全球優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成為外商投資興業的沃土,使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促進同各國互利共贏、共同繁榮發展。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絕不意味著對外開放地位的下降。相反,展望未來,我國外貿進口和出口、利用外資、對外投資的規模將會持續地擴大,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會持續地提升,這也是大國經濟的重要特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