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要聞 > 正文

前8月我國累計新增就業人數仍比去年同期減少20.6%

來源:經濟參考報2020-10-14 10:22:13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無論是扎實做好“六穩”工作,還是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做好就業工作均居于首位。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聚焦就業問題,充分顯示出中央對于就業工作的關注。

當前就業狀況已有明顯改善。截至8月,累計新增就業人數達到781萬人,大幅超過序時進度,城鎮調查失業率已從2月的6.2%穩步下降至8月的5.6%,官方制造業PMI和非制造業PMI中的從業人員指標近期也連續好轉。

不過,就業壓力仍然不容忽視。比如,前8月累計新增就業人數仍比去年同期減少20.6%,8月失業率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兩個PMI從業人員指標仍在榮枯線之下,這些數據顯示出就業還未恢復至正常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重點人群就業壓力仍然偏大。據統計局介紹,7月20歲至24歲大專及以上受教育程度人員調查失業率比上年同期高了3.3個百分點,8月則擴大至5.4個百分點。此外,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已連續三個月高于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可以看出大城市返城農民工、小微企業等受到的沖擊更大。

從完成全年新增目標任務,特別是穩定重點人群就業角度,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穩就業工作的部署和落實。

首先是繼續穩企業保就業。今年以來,我國救助措施主要圍繞企業展開,通過助企紓困來維持和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相比歐美國家,這一方式更具可持續性。就業是創造財富的源泉,財稅金融支持、營商環境優化等政策力度不能放松。未來要進一步抓好政策落實工作,特別是對受沖擊大、生產經營恢復慢的中小微企業、困難行業加大幫扶力度。

二是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今年我國加大了對高校畢業生、農民工和困難人員的定向支持力度,已收到積極成效。下一步需進一步做好定向幫扶。對高校畢業生,既要做好就業培訓也要拓展就業渠道,確保就業前服務“不斷線”;對于農民工,要做好就業服務和創業支持,擴大以工代賑建設領域和實施范圍;對于受災群眾、退捕漁民、殘疾人等困難人員,要繼續強化就業援助。

三是更大釋放就業潛力。根據國辦出臺的《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19-2021年)》,職業技能培訓是保持就業穩定、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的關鍵舉措,因此要持續實施。同時還要鼓勵發展靈活就業,因地制宜發展個體戶經濟等,多措并舉增加就業崗位。

目前經濟仍然穩定運行在復蘇軌道上,隨著就業優先政策的落地實施,實現全年新增就業的年度目標只是時間問題。從長遠來看,由于面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經濟發展面臨不小的壓力,穩就業仍將是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

(記者 王靜文)

關鍵詞: 新增就業人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