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教 > 正文

鼓樓:把科教大咖“請進”課堂 打造“雙減”后的“第二課堂”

來源:南京日報2021-12-20 08:11:35

“同學們,讓我們通過解開‘米’謎、撩開‘面’紗等幾個互動游戲,了解一下‘魚米之鄉’江蘇的故事。”日前,南京市回龍橋小學五年級的28名同學來到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愛糧節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科技志愿者王冰倩耐心地向孩子們講解與糧食安全、糧食生產相關的知識點……一場實地科普活動為鼓樓“學校點單、基地接單、科技志愿服務隊護單”的特色科技志愿服務模式開了好頭。兩個多月來,鼓樓通過建立科普基地、中小學校、科技志愿服務隊三級聯動模式,把科教大咖“請進”課堂、讓孩子們“走出”校外,將“雙減”后的“第二課堂”打造得有聲有色。

說起與科普基地的結緣,回龍橋小學校長董富強說:“當時,我們想以‘節約糧食’為主題舉辦一場活動,但一時間不知去哪聯系優質活動資源,于是便想到了區科協。”在鼓樓區科協的牽線下,學校很快與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愛糧節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取得聯系。

“雙減”政策發布后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很多學校在落實“雙減”政策過程中,除了藝術、體育教育外,還紛紛將科普教育作為充實學生課后時間的重要內容。但由此也遇到了一些新問題——比如學校的科普資源不足、科學老師專業素質不夠等。在鼓樓,解決問題的擔子不再由學校獨自承擔,而是由區里統一調配科普資源,讓優質科普場館、專業科普服務隊伍有針對性地“為學生所用”,讓學校的難題迎刃而解。

“我區擁有市級以上科普教育基地16個,其中國家級4個。”鼓樓區科協主席凌志說,“同時,我們還創新建立‘微科普館’,已建成海洋國防教育館等12個社區特色科普館和少兒地震科普館等4個校園特色科普館,做到每個街道轄區內擁有一個‘微科普館’。”

依托這些場館資源,鼓樓成立了科普教育基地聯盟。學校如果有舉辦科普活動的需求,便可以通過區科協進行“點單”,后者則為其聯系科普基地“接單”,“量身定制”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們的課外生活充實且有收獲。

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愛糧節糧”科普教育示范基地負責人姚勇表示,“我們基地于2020年建成,自開館以來深受社會公眾和青少年喜愛。”姚勇介紹,“自加入鼓樓區科普教育基地聯盟后,不少學校師生‘點單’來打卡,目前累計接待人數達2500余人次。”

不僅如此,沉浸式的實境課堂還衍生出科普教育基地與學校的深度合作——一本本“強強合作”的校本教材陸續誕生,有效豐富了全區青少年科學教育的需求。“例如,南京市天正小學、鳳凰花園城小學、田家炳高級中學等科普特色學校分別開發了創意科技與機器人模型、環保科技館與綠色世界、創新實驗等校本教材,為‘雙減’背景下的校園科普帶來‘錦上添花’之效。”鼓樓區科協副主席許啟明說。

除了帶領學生“走出去”,鼓樓還組建科技志愿服務隊,把科技大咖“引進來”,使其來到孩子們身邊,在他們心中種下“熱愛科學”的種子。(王婷婷)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