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科教 > 正文

寧波發布行動計劃 重點破解教育發展難題

來源:寧波日報2021-12-14 08:39:40

“雙減”之下,初中教育質量如何提升?城鄉、校際教育差距如何縮小?

昨天,寧波市對標共同富裕先行市的新定位,發布《初中學校全面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5)》(以下簡稱《行動計劃》),重點破解學校發展、師資力量等教育發展難題,實打實辦好民生“關鍵小事”。

到2025年,寧波將實現三分之一相對薄弱的初中辦學水平顯著提高,三分之一內涵發展較好的初中建設成為現代化學校。城鄉、校際教育差距不斷縮小,縣域內初中學校資源配置優質均衡校際差異系數小于0.30。

四年內完成新改擴建初中學校58所

《行動計劃》從學校發展、師資力量、教學質量、學生素養提升和招考制度改革五個方面布局。首要任務是實施初中提升培優行動,推進三分之一的薄弱學校補短提升,在辦學條件、師資配備、教研培訓等方面建立補短提升的剛性指標,加大經費支持力度。到2025年,全市所有相對薄弱初中與優質初中結成融合型、共建型教共體,以強帶弱優勢互補。

同時,開展試點學校培優創建,推動三分之一內涵發展較好的初中學校建設成為現代化學校。寧波將在四年內完成新改擴建初中學校(含九年一貫制學校)58所,以應對常住人口適齡學生數量增長和教育現代化發展要求。新建初中學校規模不超過42個班級,嚴格控制班額,防止出現新的大校額學校。

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

面對師資力量不平衡不充分這一“難點”,《行動計劃》探索建立教職工編制“周轉池”制度。

對于教師滿編,但確需新招教師改善結構的學校,調劑使用“周轉”池編制;選優配強初中校長,鼓勵名校長、高中學校管理骨干交流到初中任職,推動城區學校骨干教師交流到農村初中任校長,優先安排、調配優秀教師、師范畢業生到薄弱學校任教;統籌安排農村學校新入職教師在城鎮優質學校學習鍛煉3年,期滿后回原農村學校任教,教師在教育集團內由“名校”流動到“弱校、新校”可視為支教經歷。

同時,探索以特級教師、名教師為基礎的兼職教研員制度,推進教研工作重心下移。加大教研員講授示范課、公開課以及到初中學校聽課和參加教研活動的力度。50周歲以下教研員在崗工作滿5年后,原則上要到薄弱初中從事1學年以上教育教學工作。

學生藝體素養、身心狀況等納入監測內容

《行動計劃》明確,“雙減”背景下,全市初中學校加速教學質量提升,深化校本特色的拓展性課程研究,建設一批市級高質量拓展性課程,實現基礎性課程與拓展性課程、綜合實踐活動的有機統一,推進“輕負高質”教改實驗學校建設。

考慮到教育評價體系是影響整個教育教學質量走向的關鍵,未來寧波要完善教育質量監測制度,3年為一個周期,將學生學業水平、課業負擔、藝體素養、身心狀況以及家長滿意度納入監測內容。繼續定期對學生體質健康和音樂美術教育質量開展監測工作。深化初中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改革,探索將學習能力納入評價體系的途徑和方法。

全市要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探索實施大學區和多校劃片的初中招生管理模式,建立分類型、可選擇的初升高考試招生制度;探索招生名額分配到校與分配到班相結合的辦法,優質示范普通高中學校定向分配比例逐步提高到70%,并向農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傾斜,建立初中、高中一體化特長生培養機制。

據了解,寧波市教育局將對列入補短提升行動和現代化學校建設的初中學校進行定期評估,有關工作推進情況納入對區縣(市)年度目標考核,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初中教育。(蔣煒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