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聚焦 > 正文

如何在碳市場進行交易?交易規則如何?

來源:山西財經2021-08-04 10:49:01

全國碳市場正式開巿兩周后,山西碳市場也啟動在即。

7月30日上午,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下稱上海環交所)與山西環境能源交易中心(下稱山西環交中心)就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舉行簽約儀式。

據了解,上海環交所在碳交易基礎機制設計、碳市場運行管理及碳金融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各試點前列。山西環交中心與上海環交所旨在通過開展研究與合作,助力山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目前,山西已經確定碳排放總額,預計在年內完成企業配額發放。屆時將通過碳排放配額(CEA)交易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

助力山西實現雙碳目標

7月30日,2021山西“雙碳”高峰論壇上,山西環交中心與上海環交所同時簽約,雙方將合作建立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上海)中心山西培訓基地,致力于碳能力建設,加快開發山西碳市場。

山西金控集團董事長張炯瑋在該論壇中表示,山西作為我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碳排放總量大,強度高,且碳排放結構問題突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艱巨。在全國3060戰略的推動下,山西省委省政府已就深化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出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山西行動方案,把推動能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實現綠色轉型發展,作為山西實現雙碳目標的核心任務。

公開資料顯示,在首批納入2225家發電企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管理的重點排放單位名單中,山西就有190多家電廠名列其中。

上海環交所在碳交易基礎機制設計、碳市場運行管理及碳金融創新方面一直走在各試點前列。山西環交中心與上海環交所將合作建立全國碳市場能力建設(上海)中心山西培訓基地,組織包括重點排放單位在內的碳市場各參與主體開展多層級多種形式的碳市場能力建設活動、行業研討會等碳市場交流活動等,合理利用各自資源,開展研究與合作,助力山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隨著山西大力推動轉型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淘汰過剩產能,產業和能源結構得到優化。在全國“3060”戰略的推動下,發展碳市場、推動節能減排、低碳轉型、努力實現雙碳目標是山西應對氣候變化、擺脫資源和環境承載力約束,實現綠色發展的迫切需求。

據悉,“十四五”期間,其他行業將盡快納入碳市場,最終覆蓋發電、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金屬、造紙和國內民用航空等八個行業。

掛牌協議交易漲跌幅為10%

目前山西碳排放總額已經確定,預計在年內完成企業配額發放。如果企業超額排放,必須在履約前進入碳市場買入指標。因此,更多山西企業關心:如何在碳市場進行交易?交易規則如何?

上海環交所人士解釋:碳排放配額(CEA)交易通過交易系統進行,可以采取協議轉讓、單向競價或者其他符合規定的方式,協議轉讓包括掛牌協議交易和大宗協議交易。在掛牌協議交易方面,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主體查看實時掛單行情,以價格優先的原則,在對手方實時最優五個價位內以對手方價格為成交價依次選擇,提交申報完成交易。同一價位有多個掛牌申報的,交易主體可以選擇任意對手方完成交易。成交數量為意向方申報數量。

開盤價為當日掛牌協議交易第一筆成交價。當日無成交的,以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為當日開盤價。收盤價為當日掛牌協議交易所有成交的加權平均價。當日無成交的,以上一個交易日的收盤價為當日收盤價。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確定。

對于大宗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小申報數量應當不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交易主體可發起買賣申報,或與已發起申報的交易對手方進行對話議價或直接與對手方成交。交易雙方就交易價格與交易數量等要素協商一致后確認成交。大宗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確定。

企業可單向競買

根據市場發展情況,交易系統目前提供單向競買功能。交易主體向交易機構提出賣出申請,交易機構發布競價公告,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按照規定報價,在約定時間內通過交易系統成交。交易機構根據主管部門要求,組織開展配額有償發放,適用單向競價相關業務規定。單向競價相關業務規定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買賣申報應當包括交易主體編號、交易編號、產品代碼、買賣方向、申報數量、申報價格及交易機構要求的其他內容。

除法定節假日及交易機構公告的休市日外,采取掛牌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下午13:00至15:00,采取大宗協議方式的交易時段為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3:00至15:00。采取單向競價方式的交易時段由交易機構另行公告。

每個交易主體只能開設一個交易賬戶,可以根據業務需要申請多個操作員和相應的賬戶操作權限。交易主體應當保證交易賬戶開戶資料的真實、完整、準確和有效。交易主體應當妥善保管交易賬戶及密碼等信息。交易賬戶下發生的一切活動均視為交易主體自身行為,由交易主體承擔相應法律責任。

資本市場投資機遇廣闊

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開市的背景下,目前資管機構有關碳中和、碳減排、碳達峰的投資熱情,也持續有增無減。

業內人士表示,碳中和投資主體是該私募機構今年一直重點關注的投資主題。今年以來,該機構對電力、鋼鐵、有色金屬、石化化工、建材等傳統高耗能行業,以及涉及到綠色能源的新能源車、光伏行業,均進行了廣泛調研和基本面研究。預計將對相關高能耗行業,帶來新一輪高質量的供給側改革。

例如,在碳中和背景下,相關高能耗行業或將受到重點限制,并可能在未來數年內相繼觸及產能“天花板”,從而利好相關行業的“存量產能”。而相關行業內的高效低耗優質企業以及低碳相關材料生產企業有望持續受益。

與此同時,對于本次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上線后首批“入場”的電力企業,電力行業脫碳將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勝負手。而在新能源行業,新能源車、光伏、風電等賽道,未來也將迎來廣闊的發展機遇。

山西省內業內人士表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上線,將會充分帶動市場化的減排機制,而該機構從不少中資客戶方面了解到的信息也表明,目前許多中資電力石化企業對于該市場的交易啟動不僅翹首期待,而且也已做好了較為充分的準備。(岳陽)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