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沿海八省電廠合計存煤2378萬噸,存煤可用天數12.2天,部分電廠存煤可用天數降至10天以下。與此同時,受氣溫回升、周轉緩慢、蒙煤燃點低等因素影響,曹妃甸港部分蒙煤長時間貨等船,個別垛位發生自燃。
五月中旬,在政府強力出手后,港口及坑口煤價下調了很多。但需求的旺盛,以及供應不足、進口減少卻是不爭的事實。五月底、六月初,煤價再次企穩回暖。近一段時間,供應雖有改善,但是需求增加更快,供求矛盾依然存在。此外,秦皇島港存煤一直處于500萬噸左右的低位,疊加電廠對高價市場煤采購無力,也助推了緊張氣氛。沿海煤炭市場出現曹妃甸、京唐港煤炭大量積壓,而下游電廠存煤很低、卻遲遲未啟動大規模補庫的怪現象。
供應方面,近五年來,我國持續推動煤炭、鋼鐵等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大幅壓縮煤炭產能,適度減少煤礦數量;加之規定禁止超能力生產,上游生產和運煤鐵路發運彈性不足。盡管今年5月 17日,發改委、安監局等四部委聯合下發的《煤礦生產能力管理辦法》,可以超產10%,與部分煤炭企業溝通后,可以按照月度產量上限增加500-800萬噸。但部分地區釋放動力不足,加之需求端也不賴,在經濟復蘇和基本面的支撐下,市場繼續趨緊。隨著“迎峰度夏”到來,煤炭需求還將增加,電廠補庫需求迫切;廣東和云南的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采取限制性用電措施,后期的需求估計會依然比較高。
進口煤方面,去年十月份,我國暫停接卸澳洲煤,從質量和發運情況來看,澳煤以高卡煤為主,而印尼煤多數為低卡和中卡煤,印尼煤并不能完全替代澳煤。而澳煤的禁止使進口煤的結構性發生變化,沿海市場上,高卡煤出現短缺。現如今增加蒙煤和俄羅斯煤,蒙煤主要受疫情影響,印尼受齋月、雨季等因素影響,進口數量不均衡。俄羅斯和蒙古或在修鐵路,或在建港口,準備大規模進軍中國市場,但今年難以發揮作用。增加哥倫比亞和美國煤來補充部分高卡煤的需求,但存在海運時間長,且近期國際海運費在高位徘徊,價格優勢一般。
另據最新消息,6月2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李總理發表重要講話指出,要繼續把市場主體的痛點難點作為發力點,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為市場主體放權賦能,減少不當干預。后續市場走勢需要關注國家政策和電廠補庫情況和上游釋放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