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公益 > 正文

“十三五”時期中國大數據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了30%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1-05-26 16:06:24

“中國的大數據產業也將進入集成創新、快速發展、深度應用、結構優化的新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烈宏在26日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開幕式上說。

“十三五”時期,中國大數據產業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了30%,2020年產業規模超過了1萬億元人民幣。大數據產業作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的關鍵支撐,是推動工業經濟邁向數字經濟的重要決定性力量。

在中國,大數據產業基礎日益鞏固,大數據產業鏈初步形成,生態體系持續優化,信息通信網絡不斷完善。

中國數據資源總量位居全球前列,產業創新日漸活躍,專利受理總數占全球的比重達到了20%,基礎設施不斷夯實,建成5G基站81.9萬個,占全球的70%以上,覆蓋了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5G終端連接數超過了3.1億,占全球比例超過了80%,5G在工業領域和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應用示范項目已經超過了1萬個。

8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和11個大數據領域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快速崛起,初步形成了“大型企業引領、中小企業協同”的發展格局,產業支撐能力不斷提升,咨詢服務、評估測試等保障體系基本建成。

劉烈宏認為,應把握好當前大數據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深化大數據與實體經濟的融合,更好的服務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建設。為此,應持續提升網絡供給能力,推進5G和千兆光網為代表的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持續優化網絡架構,加快云邊協同、云網融合部署,完善全國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網絡服務體系,加快5G組網規模建設,持續推進千兆光網建設升級,為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供有力的連接力和底座力。

要推動數據中心采用先進的能源管理技術,加強與智能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協同,提升算力水平、技術水平和能效水平,大力營造新型智能生態體系。

應構建新型工業網絡基礎設施,暢通工業各類數據流轉的渠道,支持企業開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創新,深挖掘工業大數據的要素價值,優化和重構工業生產組織、經營管理模式加強行業數據安全管理和保障能力建設,建立完善數據安全管理機制。

還要積極引導企業數字化轉型。引導支持互聯網企業以數據流動分享帶來的跨界融合和線上線下融合為依托,將產品、服務同各個行業的生產實踐、行業特性等緊密結合,打造緊貼不同場景需求的解決方案,引導產業集群加快數字化轉型,推動企業上云用云,全面深化研發、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環節的數字化運用,推動產業數字化,加快數字產業化發展。

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數據中心建設,強化跨部門、跨區域、跨層級的數據流動和治理,打通數據壁壘,更多的實現一網統管、一網通辦,擴大基礎公共數據安全有序開放,通過提供數據接口、數據砂箱、隱私計算等方式,加快開放對民生服務、社會治理、產業發展具有重要價值的公共數據集,鼓勵企業開展公共數據挖掘利用,賦能數字經濟數字社會發展。

(記者 楊茜)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