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聯合制定了《金融支持北京市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要求完善信貸運行機制。
首先,堅持分類施策。落實有保有控的信貸政策,對符合經濟結構優化升級方向、區域產業龍頭、效益領先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關鍵重點制造業企業,鼓勵各銀行在授信額度和融資成本方面予以適度傾斜,進一步豐富合格抵質押品種類,創新擔保和融資方式。對產品有市場、發展有前景、技術有市場競爭力的制造業企業,不盲目停貸、壓貸、抽貸、斷貸。引導各銀行穩妥有序退出過剩產能領域,對冶金、建材、石化化工、船舶等行業中符合產業鏈定位,有市場、有效益、有技術、經營規范的企業和技改項目,要支持其合理信貸需求,對有條件實施兼并重組的產能過剩企業,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適當給予信貸支持。對未按期退出產能的企業,支持嚴控新增授信,壓減存量貸款,從融資方面督促企業盡快退出產能。
其次,提升信貸專業化水平。鼓勵有條件的銀行在制造業聚集區探索對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智能制造與裝備、智能網聯汽車、航空航天、綠色能源等重點制造業領域提供專業化支持,設立特色支行,在信貸審批、風險偏好等方面實施差異化管理,提供特色金融服務。鼓勵轄區內銀行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合理考量制造業企業技術、人才、市場前景等“軟信息”,將相關因素納入銀行客戶信用評價體系,挖掘企業潛在價值。
同時,發揮保險保障功能。鼓勵保險公司積極開發支持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特色保險產品,提升風險保障水平,完善保險服務,為制造業企業正常運營發展保駕護航。鼓勵保險公司建立完善支持本地制造業發展的保費補貼和風險補償機制,擴大保險覆蓋面。對經國家或北京市專業機構認定屬于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或屬于重大技術裝備的企業和產品,鼓勵保險公司給予保費補貼相關支持。鼓勵保險公司與銀行加強業務合作,整合互補資源,優化業務流程,提升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協同性,為制造業企業提供優質的綜合性金融服務。
此外,改進考核激勵機制。通過增設制造業信貸投放指標、有效運用評估結果等方式,鼓勵各銀行加大制造業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投放力度。引導地方法人金融機構加強對分支機構的督導考核,通過內部資金價格引導,提升業務條線和分支機構發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的積極性,將更多信貸資源向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企業等制造業企業配置。引導銀行分支機構建立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差異化考核激勵機制,在考核中結合服務制造業情況,落實授信盡職免責辦法,激勵銀行加大對制造業授信力度。
(記者 韓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