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保定多措并舉暢通人才引進渠道 推動人才生態全面優化

來源:河北經濟網2022-09-27 10:08:38

人才是區域創新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保定市人社局瞄準人才“引、育、留、用”全面發力,多措并舉暢通人才引進渠道、搭建人才集聚平臺、做好人才保障服務,推動保定人才生態全面優化。

數字顯示,今年以來,保定市先后引進青年人才12706人,發放燕趙英才卡4518張,組織各級各類補貼性培訓4.3萬人次,為保定現代化品質生活之城集聚著源源活水和強大動力。

廣聚青年人才

走訪調研“醫車電數游”五大領域“千”家用人單位,對接“百”所院校,力爭用兩年時間,培養、吸引“萬”名高素質青年人才落戶保定、服務保定、建設保定——這是自去年4月起,保定市人社局全面啟動的“千百萬”青年英才集聚工程。

“該工程啟動以來,我們聚焦用人需求,先后發布了三批《保定市產業發展急需人才目錄》。截至目前,累計引進青年人才12706人,覆蓋全市1263家重點企業。”保定市人社局副局長李光軍說。

同時,該市不斷加強燕趙英才卡的受理制作發放和日常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共發放燕趙英才卡4518張,其中A卡343張,B卡4175張。

保定市人社局今年進一步優化和完善了“燕趙英才卡信息管理平臺”。其中,加強與各單位數據共享,進一步精簡申報材料,提高審核效率;深入企業和高校,進行燕趙英才卡制度宣講,通過新媒體手段等擴大宣傳影響;大力推行電子英才卡,提高人才服務信息化水平,方便持卡人使用和享受服務項目。

培育農民專家

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如何大力培養本地人才?保定市制發《保定市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實施方案》,正式啟動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工作。凡在該市以農民為職業的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中的骨干人員以及返鄉入鄉創業的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等符合申報條件的人員均可申報。

“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涉及農藝、畜牧、工程三個專業,設置初級、中級兩個層級。”保定市人社局專業技術人員與職稱管理處負責人田寒介紹,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突破傳統農業項目范圍,納入農村電商、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服務等新業態,并打破學歷、論文等限制,堅持能力、業績導向,重點以職業道德素養、組織農業生產能力、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帶動農民致富的實績作為主要評價依據。目前,全市有99人獲得初級農民職稱,39人報名參加中級農民職稱評審。

強化技能培訓

“十四五”時期,保定市將職業技能培訓擴容提質作為重點任務,著力培訓的標準化、數字化、融合化、規范化。其中,將依托全省培訓補貼申領實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培訓資源管理、信息跟蹤、過程監督,同時推動職業技能培訓融合化發展,促進產業鏈和培訓鏈有效銜接。

“為打造推介保定特色產品和預制菜電商集群,助力保定打造京津冀乃至北方預制菜產業第一城,我們深入抓好預制菜職業技能培訓,制定了預制菜職業技能培訓實施方案。”保定市人社局職業能力建設與農民工工作處負責人李西華介紹,該項工作從就業補助資金中調劑300萬元,重點用于預制菜直播銷售員、電子商務師等技能人才培訓。

數據顯示,截至8月份,全市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共組織各級各類補貼性培訓4.31萬人次。

優化人才生態

為全面優化人才生態,保定全面落實高端人才引進政策,與69個全國學會、2100余名院士專家建立合作關系,聘任115位院士專家為“保定市特聘專家”,促進“專家鏈”面對面服務“產業鏈”。在落戶有獎勵、就業有補貼、創業有扶持、購房有優惠、崗位有保障基礎上,出臺《關于促進高校畢業生來保定就業創業的十二條措施》,提出深化引人留才優惠政策,吸引10萬名高校畢業生在保創業就業。今年暑假,面向全國高校在校大學生發出實習實踐邀請,共提供6800多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實踐和跟崗實習崗位。

當前,保定正全力做好技工院校2022年度秋季招生工作。據統計,2021年,該市中等職業學校共招生36837人,比2020年增長12.2%;中職畢業生就業率達99.17%,創歷史最好水平。( 李忻遙 閆夢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