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CFO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除了對公司業績、財務的把控之外,CFO還要負責和資本市場的對接。相比男性,女性CFO處理問題時剛柔并濟,往往能在價值整合、控制風險、財務談判以及資本市場與投資人溝通上更具優勢。
近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獨家專訪了安顧中國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CFO)黃小河,聽這位在中國保險行業工作了近20年的女性CFO暢談她的“投資經”。
在華簽約投資2.5億美元
《國際金融報》:作為安顧中國的財務“大管家”,能否介紹一下安顧集團或安顧中國在華的投資情況?
黃小河:截至目前,安顧集團在華簽約投資金額約2.5億美元,其中包括我們投資的壽險合資公司(德華安顧人壽)的已付資本,及戰略投資另一家財產險的簽約投資金額。
進入中國市場16年,安顧集團通過一系列戰略合作和業務布局涉足多個領域,包括壽險、財險、健康險、旅行救援和健康管理服務等,覆蓋直保端、渠道端、服務端全鏈條。這也意味著安顧集團圍繞保險價值鏈的生態布局基本完成。
安顧集團在“2025年雄心計劃”中,已經對未來五年做了長遠規劃,將進一步豐富在中國的保險價值鏈,打造有特色的、業務多元化的外資保險品牌。
《國際金融報》:安顧集團在綠色投資方面是否也有布局?
黃小河:安顧集團母公司慕尼黑再保險高度重視綠色環保投資。在資產端,如果被投企業超過30%的收入來自于煤炭開采或煤炭發電,我們會直接退出。如果被投企業超過10%的收入來自于油砂開采業務,我們也會從此類企業投資中退出。
在負債端,我們不再承保新的燃煤發電廠或新的煤礦企業(如果某國10%以上的人口缺乏電力供應,此類國家例外)。也不再承保新的和現有的油砂開采場地及相關基礎設施。
2020年12月,我們將脫碳戰略全面納入慕尼黑再保險“2025年雄心計劃”。將上市股票、公司債券和房地產投資組合的所涉及資產的碳排放量減少25%至29%;對熱能煤和石油天然氣的上市公司股票和公司債券制定具體的減排目標,即在2025年分別實現減排35%和25%。集團還承諾,在2050年之前實現所有投資碳中和的目標。
此外,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還在去年首次發行價值12.5億歐元的“綠色債券”,并成立了綠色債券委員會,負責管理合格項目的選擇和監督。
另外,隨著新能源電動車的普及,保險公司需要重新計算費率,并應對承保新能源車電池的新課題。在這方面,安顧集團做了積極的嘗試,與長城汽車的合資企業將幫助我們較傳統模式更為有效地使用多維度數據,提供創新的保險解決方案。
政策和經濟雙重利好外資險企發展
《國際金融報》:作為在中國保險行業工作了近20年的資深人士,您認為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的投資環境有哪些變化?
黃小河:保險行業在中國是一個嚴監管的行業,外資保險在中國發展主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影響,即政策變化和市場經濟發展。
從政策方面的影響來看,我們可以追溯到1992年,當時AIG獲準在上海設立友邦保險上海分公司,經營人身險及非壽險業務。友邦入華后,國際上的保險巨頭蜂擁而至,在國內成立了諸多中外合資保險公司,比如中德安聯、中宏保險、中信保誠以及中美聯泰大都會等。1992年到2004年是外資保險企業進入中國的快速發展期,但是在華發展仍受到單一區域經營的制約。
隨著中國正式加入WTO,全球市場的大門正式開啟,在2004年到2018年期間,外資保險公司此前在服務對象和經營地域等方面的束縛被逐漸打破,這是中國向外資保險給予政策開放的重要標志。外資保險公司以其高素質的營銷人員、優質的服務質量以及產品創新,在全國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近年來,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持續快速推進,銀保監會出臺一系列利于外資保險公司在中國發展的政策,比如,外資股東資質身份要求的放寬以及鼓勵外資股東增加持股比例,這些政策有利于外資保險在中國的發展。
從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來看,改革開放以后,中國經濟發展全球矚目。尤其是在2020年,面對疫情,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走出疫情負面影響,并穩步推進復工復產,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唯一實現正增長的國家。我們相信,基于市場經濟的基礎,伴隨著政策的繼續開放,一定會為外資保險機構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好的機遇。
關注中國市場綠色投資機會
《國際金融報》:隨著金融業越來越開放,保險資金尤其是外資保險將有哪些投資機會?又該如何抓住、抓穩中國的投資機會?
黃小河:當前,中國在抗擊疫情和恢復生產方面,走在全球的前面。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長18.3%,我們對中國的未來充滿信心。
我們同樣看好中國保險市場,過去十年間,保險業年復合增長率在12%以上。根據有關機構預測,未來十年保險業還將保持兩位數的增長,中國保險市場有足夠大的空間,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保險深度和保險廣度方面擁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
對于發展中的中小外資保險公司來說,“保險姓保”是安身立命的根基,保險公司需要高度關注保險資金的安全性,根據保險資金的負債特性,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的管理,這樣可以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積極管控風險。
在滿足保險資金配置合理性的基礎上,在追求安全邊際的情況下,再去追求一些更高的投資收益。在追求合理投資收益方面,首先隨著中國經濟的健康發展,可以重點關注中國具備長期發展潛力的行業,抓住中國消費升級、供給側改革、科技與創新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機遇,提升投資收益率;另一方面,綠色金融發展勢頭非常迅猛,外資投資機構在這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可以關注中國市場的綠色投資機會。
從全球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看,外資保險資管對中國資產配置比重嚴重不足,與中國經濟體量在全球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和貢獻相比不匹配,而我們作為安顧集團在中國的地區總部,能夠為集團建言獻策,在保險價值鏈投資以外,幫助集團總部抓住中國市場的其他投資機遇。(記者 羅葛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