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二季度我國出口仍有較強海外需求支撐

來源:上海證券報2021-05-08 09:17:49

4月我國外貿維持高景氣度,出口同比增速超出市場普遍預期,進口增勢也十分強勁。專家認為,海外供給修復不及預期、我國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是促使出口增速屢超預期的重要原因。展望未來,二季度出口增長仍有較強外需支撐,進口將延續較快增長。

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4月,按人民幣計價,我國出口同比增長22.2%;按美元計價,我國出口同比增長32.3%。

“4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表明市場高估了海外供給修復進展。”東吳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陶川說,在新冠疫苗接種逐漸鋪開的情況下,海外各國逐漸解封、全球生產加速復蘇,市場開始擔憂海外供給修復會影響我國出口。然而,4月我國出口兩年復合增速再度超過同期越南、韓國等經濟體表現,也較一季度出現邊際改善。

陶川表示,分產品看,4月汽車、家電、家具、醫療器械出口的兩年復合增速均在25%以上,高于其他產品。這表明海外地產市場繁榮帶來的相關產品購買需求仍在釋放,其他經濟體的供給修復尚未對我國出口形成擠占。

“我國產業鏈競爭優勢明顯,海外產能恢復對我國出口的替代效應影響有限。”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稱。

“分國別看,推動4月我國出口同比增速超預期的力量來自東盟。”紅塔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從出口同比增速看,4月我國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中,對東盟出口同比增速明顯走高。一方面是因為去年基數較低,另一方面可能源于東盟經濟復蘇態勢良好。

二季度出口有較強支撐

未來出口能否保持高景氣度,受到研究人士的普遍關注。

在李奇霖看來,新一輪疫情拖累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復蘇進程,海外供給修復仍存在不確定性,我國出口份額從高位回落的過程可能比市場預期出現得更晚一些。今年全球經濟復蘇趨勢明顯,將做大全球貿易的“蛋糕”。與此同時,隨著全球流動性拐點到來,海外需求可能存在回落壓力。

陶川預計,二季度我國出口仍有較強海外需求支撐。下半年隨著海外供給進一步修復以及基數效應消退,預計出口增速可能出現一定回落。

信達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認為,我國出口份額會繼續提升,原因有三:一是美國產能利用率存在長期下降趨勢,很難回到疫情前水平,生產修復可能持續落后于需求修復;二是受益于市場份額提高和市場規模擴大,我國制造業企業享受到規模經濟優勢,降低產品平均成本,有利于鞏固甚至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三是全球疫情演變仍存不確定性,相關國家生產修復仍然緩慢。

進口料延續增勢

在出口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近幾個月進口數據愈發顯露積極信號。海關總署公布,4月,按人民幣計價,我國進口同比增長32.2%;按美元計價,我國進口同比增長43.1%。

談及4月進口高增長,唐建偉認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我國市場需求旺盛、基數效應是三大主要原因。

具體而言,唐建偉說,4月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繼續上漲。前4個月,布倫特原油漲約30%,進口鐵礦石價格指數漲約16%。而從數量看,4月進口原油噸數相比1月有所減少,相比去年同期則基本保持平穩,進口鐵礦石也是如此。國內市場需求方面,4月制造業PMI仍高于臨界點,小型企業表現尤其亮眼,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表明我國經濟擴張勢頭不減,企業補庫存動力較強。

展望未來,唐建偉稱,鑒于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漲勢延續,助推進口高增長,加之人民幣匯率出現小幅升值,預計進口同比增速將保持向好態勢。

此外,陶川提示,在大宗商品漲價背景下,由于我國大宗商品進口占比高于出口,我國貿易順差未來可能收窄。

(記者 趙白執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