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讓新消費更多地肩負起帶動我國經濟發展的重任

來源:中國經濟網2021-04-06 09:45:16

不負春光!清明假期,筆者雖然幾乎足不出戶,卻借助朋友圈“盡賞”全國美景、“吃遍”各地美食。在“我們的生活回來了”的歡愉中,筆者感受到更多的是消費市場的活力正在有力恢復。

今年春節,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就地過年”成為很多人的選擇。因此,包含周末共計三天,疊加適宜出行的氣候環境的清明假期,可以說是今年以來“假日經濟”的第一次完整投射。

雖然目前全局性數據尚未揭曉,但無論是鐵路、民航、景區發布的單日“與去年同比激增、去2019年同期相比接近”,還是多地重點監測的百貨、超市等業態企業實現銷售“較2019年、2020年均實現增長”的數據,都在相當程度上展示了消費市場的復蘇。

筆者之所以如此看中該指標,是因為從2020年的經濟指標來看,消費的復蘇相對于投資和出口是偏慢的,而該指標恰恰是“三駕馬車”中內生性價值最高的指標,也是加速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

去年3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等23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市場供給、消費升級等六方面提出19條舉措,旨在對沖疫情影響,發揮消費基礎性作用,助力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對標清明假期消費市場的表現來看,政策落地效果鮮明。例如,一年內“圈粉”數億人的直播業態,展示了“鼓勵線上線下融合等新消費模式發展”的政策推動力;國潮商品的火爆,驗證了“加強自主品牌建設”的成效……

筆者認為,我國的消費市場具備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這為產銷兩端不斷達成高質量平衡創造了條件。只要大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科技創新,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引導新需求,不僅“我們的生活將加速回歸”,還能讓新消費更多地肩負起帶動經濟發展的重任。

(記者 張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