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上交所發布《推動提高滬市上市公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其中,在提高信披質量方面,上交所表示,將修訂完善以《股票上市規則》為核心的信息披露自律規則體系,按照“層次分明、體例清晰、易懂好用”的目標,推進規則立改廢并。
市場人士認為,提高信披質量,既需要從信披規則制定入手,也需要加大對規則執行的監督,并及時對信披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強化上市公司董監高等關鍵核心人員的信披意識。
今年以來,隨著新證券法的實施,監管層在完善信披規則的同時,也加大了對信披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
據記者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1月4日,證監會已經開出82張信披違規罰單,累計對50家上市公司信披違規行為立案調查。
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
完善信披規則
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在注冊制即將全市場推廣的背景下,監管層正在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信披規則。10月9日,國務院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提出,提升信息披露質量。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完善分行業信息披露標準,優化披露內容,增強信息披露針對性和有效性。10月21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2020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完善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的信息披露規則體系。10月2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證監會正在修訂《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將進一步完善簡明清晰、通俗易懂等原則規定,鼓勵自愿性披露,完善臨時報告事項,壓實董監高等相關主體的責任等。同時統籌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股票上市規則》進行對照梳理,將以投資者需求為導向完善信息披露,持續優化分行業信息披露指引,完善定期報告等編報規則,增強監管規則的系統性、易理解性、可操作性。
“信息披露是注冊制的核心,依法信披是上市公司的法定義務,提高信息披露質量,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公平地披露法定信息,有利于幫助投資者作出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增強投資者對市場的信任,規范資本市場參與主體的行為,并維護市場秩序。”國浩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朱奕奕對記者表示。
提高信披質量,不僅要立規則,也需要市場各參與主體遵守規則。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記者表示,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功能的發揮,關鍵在于資產定價,而資產定價又需要基于真實、完整的信息披露。提高信披質量,也要讓上市公司關鍵核心人員明確信息披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形成和加強信披意識。在完成強制性信披的同時,也能主動發布對投資者決策有用的信息。
為了提升科創板信披有效性,規范自愿披露行為,9月25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自律監管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自愿信息披露》,對自愿信披的范圍、基本要求、公告要點等進行了規范,并強調落實關鍵人責任,建立統一標準等。
年內50家公司
因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
對于提高信披質量,朱奕奕認為,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角度來看,持續推動提高信披質量,一方面要從規則制訂環節入手,如修訂和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股票上市規則》,完善上市公司信披的相關規定,擴大、明確信披范圍和相關主體責任;另一方面,則要從執行環節入手,通過提高監管效率,加大懲處力度,以落實法律法規的規定,并震懾資本市場的信披違法違規行為,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今年以來截至11月4日,證監會累計對50家上市公司信披違規案件立案調查。從罰單情況來看,記者據證監會網站統計,年內證監會或地方證監局發布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有82張涉及信披違規。
“財務造假、信披違規、內幕交易均與信息披露直接相關,操縱市場也往往與信息披露交織在一起。所以,凈化資本市場生態,也要從信披制度建設和落實入手。”北京德恒(寧波)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張志旺對記者表示。
田利輝表示,提高信息披露質量是資本市場注冊制改革的關鍵所在。公開是公平和公正的基石所在,投資者能否遴選出確有價值的公司取決于是否獲得足夠多、足夠好和足夠快的信息,所以提高信息披露質量對資本市場以注冊制為核心的深化改革至關重要。
(記者 吳曉璐)